第152章 与闫阜贵通电话

妥妥的意外之喜。

总算知道易中海绝户的真相了。

易中海要是知道自己被聋老太太灌药弄成了绝户,跟聋老太太翻脸就更好了。

他有意没打断闫阜贵的讲述。

“别看我是管事三大爷,可大院内,易中海说了算,之前有人跟王红梅反应过情况,易中海还是管事一大爷,反映问题的人,反倒被逼走了,易中海打聋老太太那些财宝的主意,这老太太,当初也是有钱的主,我住进来那会儿,让何大清专门给做过饭.....。”

闫阜贵说了很多四合院内的事情,贾张氏跟易中海如何如何,易中海跟何大清又如何如何,却没有提及聋老太太或者易中海两人卖国给小鬼子效力当汉奸这事。

要么两人没做这样的事情。

要么闫阜贵没有发现两人当汉奸的证据。

在闫阜贵讲完这些四合院狗血秘史后,王建设极快的把话题扯到了108号大院付合飞家上。

闫阜贵没急着回答,而是想了两三分钟的样子,这才缓缓的讲述起了付家的那些事情。

因为院内有小孩,闫阜贵作为小学教员,登门跟一些家长催讨学费,曾经在无意中听到付合飞跟他妈吵架。

付母用了一个贼孩子的称呼,来骂付合飞。

反过来,付合飞又用天绝户的脏口回敬付母。

王建设用笔在笔记本上写下了这么一句话,付母有可能不是付合飞的亲妈,付合飞的妈另有其人。

至于房子的事情,闫阜贵用老人家发誓,发誓付家在108号大院的房子,的的确确是两间。

之所以这么笃定,是因为付合飞花钱从闫阜贵手里买过封梁黄表纸。

北方地区的一种风俗习惯,将一间房子变成两间房子,或者将两间房子变成一间房子,会在开工前,在屋内某个地方,贴一张敬神的黄纸,上面写着恭请之类的内容,现在通常由各家辈分最高的长辈来写,十多年前,大部分都是文盲,都是花钱请先生帮忙书写。

闫阜贵那时候可是南锣鼓巷唯一的文化人。

又戴着一副眼镜。

很多人都找他写信,过年写对联。

闫阜贵也帮忙念信,写信收费,念信不收费。

通过付合飞找闫阜贵买封梁黄表纸一事,确定付家在房子上面有了变动。

记录在账本上, 纯粹是因为心疼钱,却误打误撞的给王建设提供了线索。

打给闫阜贵的电话,王建设在获得自己想要的答案后,朝着电话那头的闫阜贵安慰了几句,随后将电话放在了电话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