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辉边吃边问掌柜:“店家你们这镇子这么热闹,是不是都是往来的客商?”
掌柜答道:“格么当然,东南西北都有客商来咯,还有本地的织户,织好了丝绸布帛,就到市上来发卖,当然就热闹了。”
“那你们有出海去卖的么?”赵辉含笑道。
掌柜面色变了变,小声道:“朝廷不让出海卖的,要是被捉住,杀头抄家也是轻的。”
赵辉笑了笑,示意掌柜把耳朵凑过来,低声道:“我是南京来的,也想做出海的生意,不知道掌柜有没有门路?”
掌柜面色剧变,连连摆手,“没有,没有,我没有。你要不去浙江问问吧,那儿人胆大。”
见赵辉没有什么异状,掌柜这才稍微大了些胆子,对他道:“听说我们这里的绸缎,都是浙江人收了去,然后偷偷出海,卖往东西二洋的。”
赵辉心里有数,这里离得浙江也不过半日水路,到底出海的全是浙江人,还是也有苏州府的人,恐怕谁也理不清。
用完饭,赵辉有心寻一处客栈歇息。
他走在街上,还能听到周围民居中“札札”的机杼声。
从刚刚掌柜的口中得知,这里的百姓大多不种粮食,而是以种桑养蚕、织布贩卖为生。
一户人家,往往女人养蚕,男人织布,一年所得,要比种地丰厚得多,然后拿得来的银钱买米买肉吃。
就在这个小镇,赵辉看到的是这个时代社会分工的细化与商品经济的兴盛。
第二天赵辉又继续南下,进入浙江嘉兴府海盐县。
这回他扮作商人,搭了一户渔民家的船,前往一个叫武原的港口。
武原比较荒凉,却有个小小的港湾,可以直通外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