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江南神童,未来的状元苗子搬到赵家这个决定,无论是对赵老爹而言,还是对郑知南而言,都是一桩划算的买卖。
赵嵘——却成为唯一的受害者。
那时,赵二和赵嵘结成受害者联盟,相互抱着哭:
“哥哥,沈家那小王八蛋,她揪我头发,这么大一把”
赵嵘心疼的摸了摸妹妹,哭得更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算什么,你只是失去了一撮头发,我失去的,是我的眼睛的光呀”。
兄妹二人,一时之间竟比不出谁更惨。
起初,郑知南刚刚搬到赵家那会儿,赵大曾也抱着和妹妹一样的心态,想跟人交朋友。
据说。
郑知南在私塾念书的时候——身边一个朋友都没有!
为啥?眼高于顶这个词忒俗,应该这么形容郑知南,他是眼睛长在天上,要是自不量力的人,想跟他称兄道弟,他白眼翻出天际。
赵大在私塾的时候,是没机会跟他交朋友的,想着,如今郑知南好歹是拿了赵家每月100两,看在银子的份上,他也得软下身段。
果然——
自从搬进了赵家,郑知南对赵大的态度,十分客气,客气到有些诡异。
譬如。
当赵大再次因为一篇文章犯了难,不明白具体释意时,郑知南会十分耐心地给他讲解,引经据典,越讲越深入。
到后来,云里雾里,如听天书。
赵大是这么形容那段时间的感受:就好像,自己只是在求学之路上,遇到个小石头,但是郑知南愣是把这颗小石头,讲成了巨山。
赵大越来越意识到,人与人之间是存在差距的,天赋上的差距,尤难以后天的努力补追。
但赵老爹偏偏不信这个邪。
每次,他忙生意上那些事情,都会客客气气地喊来自家儿子和郑知南,用一种赵大听了毛骨悚然的温和语气,询问最近的课业状况,以及,郑知南有没有什么良好的学习方式?
郑知南从嘴巴里蹦出六个字:
“头悬梁,锥刺股”。
赵大用一种惊恐的目光看了看郑知南,再看了看自己老爹,心里默默流了一把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