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知南11岁那年,发生了一件小事。
……
事情的起因,源于我们沈家生意上的好伙伴赵老爹某次心血来潮。
话说,赵家想着重培养一下自己的长子,被我揪头发那个赵二的哥哥。
赵家世代从商,但到了赵老爹这一代,他想着,自古士农工商——赵老爹一辈子辛辛苦苦赚钱,在旁人眼里依旧是个没皮没脸的商人,自己这辈子没啥发望,而改变家族命运,从逼着儿子头悬梁锥刺股开始。
于是花重金将赵嵘送到江南最好的私塾里念书。
而赵嵘,这辈子所有运气都用在投了个富贵荣华的好胎身上了。
等到入学后,他终于知道了世道险恶。
而郑知南,就是那个恶。
其实,若仅仅是被郑知南的光环吊打,那也就罢了,毕竟,江南私塾里那些富贵人家的小孩,谁没有活在郑知南的阴影下?
可偏偏赵嵘最倒霉——因为他老爹觉得,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于是做了个倒反天罡的决定。
把郑知南请到家里来,长期做客,每个月管吃管住不算,还倒贴他100两银子,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让自家儿子,蹭一蹭属于天才自带的书香气。
郑知南家境不算富庶,每年的束修,先生都给他免掉,因为他就是书院的一块金字招牌,而赵家每个月给的100两,对于郑知南来说,的确很有诱惑力。
郑知南可不是什么两袖清风,一身傲骨的人。
他图名、贪财,可人活在世上,有几个不图这些?他倒是承认得毫无负担。
于是,郑知南欢天喜地收拾了包袱,第二天就搬进了赵家,赵老爹贴心的给他安排一个朝南的卧室,赵嵘就住在隔壁。
那时,9岁的赵嵘,敦厚谦和,和他妹妹赵二一样,是典型的老实人。
而郑知南当年对赵嵘做的事,比我还无耻。
赵老爹十分器重郑知南,他把郑知南安排在赵嵘隔壁,是希望二人能有个同窗的交情,那时候赵老爹深信一套理论。
男人之间的友谊,必须建立在这四种标准之上:
一起同过窗,一起扛过枪,一起分过赃,一起开过裆!
若是将来,自己的儿子能够走上仕途之路,那自然是极好的,若将来赵嵘实在读不出书,回来继承万贯家财,但到底和郑知南“一起同过窗”,若将来郑知南考到状元,赵家也能多一层人脉。
当然,赵老爹还有一个值得骄傲的地方,他特别有女儿缘。
一个院子,叽叽喳喳,4个女儿。
赵老爹偶尔会做一做这样的美梦:如果当不了状元的爹,那就当状元夫人的爹,那也是极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