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东宫,谢司徒与王司空出了皇宫,回去路上,车厢内弥漫着一股沉重的氛围,仿佛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静默许久,王司空突然吸吸鼻子,眼眶又忍不住泛红,内心如波澜壮阔的大海一般,痛苦与悲伤交织。
四郎,他那优秀的儿子,就这么英年早逝,这让他心如刀绞。
他回忆着儿子的谦虚温和,恭谨有礼,每一个细节都如刀割般刺痛着他的心。
谢司徒的心情同样沉重,他的脸色冷峻,眼神中透露出深思,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冷着声道:“难道就这么算了?”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在这寂静的车厢内敲响了一记警钟。
王司空眨眨眼,忍下泪意,哑着声儿道:“还能如何?”
他的语气中带着无奈和不甘,但更多的是一种悲伤。
他明白,在这宫廷之中,任何冲动都可能带来无法预料的后果。
人不是太子杀的,太子也是受害者。
诸多揣测也仅是揣测,没有确凿证据,他们无法给一国储君定罪。
然而,谢司徒的目光一冷,压低声音,仿佛在黑暗中闪烁着一丝幽光:“明面上不行,私底下呢?”
谢司徒只要一想到爱女悲痛欲绝,妻子也伤心难过,他心底忍不住生起一股无名之火,恨不得将一切燃烧殆尽。
“切莫冲动,先暗中查查。”王司空的话简洁而有力。
他深知,在这权力的旋涡中,必须谨慎行事,不能轻易被情绪左右,要时刻保持冷静。
在这沉重的气氛中,谢司徒也整理好了心情,恢复了平日的稳重和理智,他们都明白,面对这样的局面,不能盲目行动,而要在暗中调查,寻找线索。
若真是太子有意为之……
那不妨换一个人来做!
太子且不说,那个刺杀四郎的幕后之人,必须付出代价!
回乌衣巷的路上,可见建康城内,一片紧张气氛弥漫。
大批官兵正四处搜查刺客,他们面色严峻,手持兵刃,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百姓们战战兢兢,心中充满了恐惧,他们不敢轻易出门,生怕被误认为与刺客有关。
街道上,原本热闹的场景变得冷清,摆摊的小贩们也匆忙收拾东西,想要逃离这个是非之地。
然而,在这混乱之中,一些不法之徒趁机作乱,他们趁着官兵忙碌之际,抢夺他人的财物。
有些小贩无力反抗,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辛苦所得被抢走。
整个建康城陷入了一片混乱,人人自危。
不知这场风波何时才能平息,也不知自己的命运将会如何,恐惧笼罩着每一个人。
......
出了这么大的事,秦王和楚王一同去东宫探望太子。
当进入东宫,见到的便是太子不修边幅的模样。
此时太子胡子拉碴,眼下乌青,虽已更换了干净衣物,但仍能看出他的疲倦,哪还有往昔的优雅贵气?
二人双双一震,转头对视一眼,满是不可思议。
大兄他……
竟如此痴情!
卢楚儿好手段,竟能吸引太子如此痴迷,若是能稍加利用……
可惜,卢楚儿已死,说什么都晚了。
太子随意坐在堂前,而卢良娣已整理好遗容,静静躺在榻上,太子正守在边上。
见秦王和楚王来,太子眼里闪过一丝暗光,旋即甚是颓然地对两个弟弟道:“二弟,三弟,你们来了……随意坐吧……”
秦王晋渐珩上前,满是忧色,“大兄,您这又是何苦啊!斯人已逝,还请大兄节哀顺变。”
“然也。”楚王晋离亥点头,“大兄,父皇身子不好,您就是大晋的顶梁柱,可万不能出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