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宋末三杰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开篇的一句诗,就让天幕下的人们明白了他的立场。

妥妥的,大宋忠良。

当然,文天祥的忠诚,不单单体现在诗里,更重要的是他的行为。

【文天祥,原名云孙,字宋瑞。

1236年,出生于江南西路吉州庐陵县。

据史料记载,文云孙是非常帅的。

那是玉树临风,仪表堂堂。

小时候看见欧阳修,杨邦乂等人的画像,觉得他们的谥号都有一个“忠”字,也想成为他们当中一员。

1255年,二十岁的文云孙就读白鹭洲书院,跟着欧阳守道学习。

1256年,二十一岁的文云孙参加科举。

洋洋洒洒一万字的策对,直接让宋理宗亚麻呆住了。

宋理宗看完之后觉得是个人才,提拔他为进士第一。

就连当时的考官王应麟都表示,这是个赤胆忠心的大才。

当了状元的文云孙便改名叫文天祥了,字也改成了宋瑞。

中举之后不久,父亲去世了,于是中举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回家守丧。】

天幕下的人看也是非常感叹。

这才刚刚中举,老爹还没享受就没了。

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啊。

【1259年,蒙古军分三路攻击南宋,宦官董宋臣提议迁都,朝廷竟然无人敢出声反驳。

唯有文天祥上书,请求斩杀董宋臣,以振人心。

建议没被采纳,于是跑路回家了。

后来又升官到了刑部侍郎。

又来又被罢免。

兜兜转转,在升官和罢免之间反复横跳。

1275年,长江上游告急,宋廷号召天下兵马勤王。

文天祥聚集兵众万人,赶赴临安。

明知以卵击石,却依然前往,希望以自己的以身殉国来激起天下义士反抗的决心。

只是到达了临安之后,大臣们却都已议和为主。

文天祥的一系列战略意见,最终都石沉大海。

1276年,朝廷更是直接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