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宋末三杰

【陆秀夫,字君实,楚州盐城人。

陆秀夫自幼聪慧,小时候跟随一位姓孟的先生读书。

孟先生表示,这孩子大小就行。

宝佑四年,考中了进士。

而后,被李庭芝看中,召到了幕府。

而陆秀夫在李庭芝的手下,将事情都办的很好。

李庭芝于是更加器重他,多次给他升迁。

1274年,李庭芝担任淮东制置使,提拔陆秀夫为参议官。

1275年,元军进攻南宋,朝廷告急。

李庭芝的幕僚们纷纷逃走,只有陆秀夫几个人留了下来。

李庭芝大受感动,于是把陆秀夫推荐给了朝廷。

临安被攻破,陆秀夫跟随二王离去,在福州拥立新帝。

陈宜中觉得陆秀夫熟知军务,很多事情都请教陆秀夫。

陆秀夫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益王死去之后,群臣都想离开。

在陆秀夫的建议之下,群臣拥立了新王。

陈宜中因为跟张世杰不合,前往占城了,于是陆秀夫担任丞相,跟张世杰共同执政。

在张世杰驻守崖山的期间,陆秀夫则负责后方的运作。

而即便是事务繁忙的时候,陆秀夫每天都要写《太学章句》来规劝别人。

1279年,元军来袭。

张世杰派人到宋主那里,想要将宋主给接走,趁机突围。

陆秀夫担心被人出卖,或者被俘虏,不肯带宋主上船。

后来崖山被攻破,众人都各自逃命。

陆秀夫考虑到自己难以逃脱,于是将妻子儿女而都赶下海去。

自己背着卫王也是跳海自尽了,年仅四十四岁。

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陆秀夫是怀抱幼主,以身殉国的爱国丞相。】

古人看着陆秀夫的事迹,也是表示赞许。

陆秀夫,确实是称得上是忠君爱国了。

用生命践行了自己忠君爱国的思想。

若是小皇帝落入元朝之手,指不定迎来怎样的结局。

至于最后出场的这位三杰之一,就是后世三人当中最为着名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