嘶!此子竟恐怖如斯?
十几岁的年纪,就立志当圣人?
不得不说,古人都被他的志向给震惊了。
无数的人心说这不就是吹牛逼的吗?
但你还真别说,人家吹的牛逼最后实现了。
【1481年,王守仁的父亲王华中了状元,进入翰林院。
王守仁跟随着祖父王伦前往京城投奔父亲。
经过镇江金山寺的时候,王伦和几个好友一块儿喝酒。
到了兴头上,想要作诗一首,却怎么也想不出来。
而当时才不过十岁出头的王守仁提笔写下一首《咏金山》。
“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
“醉倚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
此诗一出,更是让天幕下的无数人感叹。
如果说之前的那首诗蕴含了哲理,那这首诗就是纯粹的山水意境。
气势之大,意境之美,算得上是难得的佳作了。
更不要说,这佳作竟然出自一个十岁孩童的口中。
那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才气,已经引得古人们对他产生了无限遐想。
【十五岁,王守仁听说有人起义,于是向皇帝上书献策,被父亲斥为狂妄。
同年,他游历居庸关和山海关,见证了塞外的风景。
那时的他,就已经有了经略四方的志向。
1488年,王守仁十七岁,他到南昌和诸养和之女诸氏成婚。
可就在结婚的当天,大家却都找不到他了。
远在在婚礼的前一天,王守仁出门去溜达,碰到了一个道人。
王守仁向道士请教,道士教给他养生术。
王守仁练习了一个通宵,直接把结婚这事儿给忘了。
直接第二天,岳父才把他找回来。】
天幕下的人看到这里都有些无语了。
这人生四大喜事。
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你小子是真不把这洞房花烛也当一回事儿啊。
【好在岳父和妻子并未因为这件事怪罪于他,还是和他补上了拜堂仪式。
1589年,在南昌居住了不久的王守仁带着妻子返回余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