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这,这,不会吧?!我可是听说咱们大姑娘可贤惠了。”
“呸!咱们府上的姑娘,谁娶谁倒霉。大姑娘在婆家颐指气使,二姑娘听说连亲娘世子妃都骂,见天地拍夫人的马屁,搞得大房鸡飞狗跳。还有……”
对方压低声音,小心翼翼地继续说。
“还有四房的姑娘,曾被诚王掳去,听说当晚就被……”
“天哪?这,这,这是假消息吧?!”
“什么假消息?真的不能再真了!有人亲自见宋黎少爷将人从别苑抱出来的。你说,入了诚王手里的,哪里还能逃出生天?”
两人越聊越投机,直到引路的小丫头急了,白着脸咳了一声。
声音戛然而止,没多久传出慌乱的脚步声。
常氏脸色白得像纸。
她后悔极了!
早知道赏个花,都能意外听到镇国夫人府上的秘辛,还不如待在花厅。
她哪里还有游园的心情?
匆匆看了看迎春花,就心思重重地原路返回了。
刚刚走到花厅门口,迎面遇到了太子少保孙昌和夫人戴氏和媳妇常氏。
常氏一见两人,面色倏然僵住,想离开为时已晚,只得硬着头皮上前行礼。
“孙夫人安好,姑母安好。”
常氏挽着戴氏的胳膊,鼻子朝天,冷哼一声。
“噢!我当是谁,原来是薛太太啊!你居然还记得我这个姑母?我真是受宠若惊!”
常氏苦笑一声,姿态放的极低。
“姑母说笑了,侄女怎会不记得姑母?”
“哼,我可是记得,当初我无论怎么求你,求你向你婆婆进言,助我家大伯讨回公道,你是怎么回答的:侄女人单力薄,怕是有心无力。
好一个‘有心无力’!!!事在人为,若你有心相助,你家婆看在你的面上,定然不会轻易拒绝。
可你倒好,直接拒绝了事,害我在婆家人面前丢了面子。”
常氏脸涨得通红。
姑母的大伯就是锦衣卫指挥佥事,公公是太子少保,向来和崔首辅交好。
若佥事真的是冤死的,他们家便有能力讨回公道,偏要为难她一个新媳妇。
她满口苦,知道言多必失的道理。
站在原地眼观鼻鼻观心,随姑母怎么说,就是不回应。
“好了,”最后还是戴氏不耐烦地呵斥了一句,“多说无益!愿意帮你的,不说也帮。不愿意帮忙的,说破嘴皮子也没用!”
常氏终于住了嘴,恨恨地瞪了她一眼,转身3去了水榭。
常氏瞬间松了口气。
可她不知道的是,姑母在她背后,冲她的大丫头云雁挤眉弄眼,后者几不可察地点点头。
常氏露出阴冷一笑,跟着戴氏走远!
引路的小丫头送她们到花厅门口便退下了。
常氏赶紧叮咛云雁把刚才听到的壁脚悉数忘干净。
云雁低头呐呐称是。
花厅里,一众人正热议着。
话题竟是围着儿女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