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队长,你别误会,我的意思是,日伪军为什么会对八路军这两处刚刚建立的不起眼的根据地,突然实施如此强有力的攻击?简直就是一付赶尽杀绝的架势!他们现在在南同蒲路发动对二战区中-央军的重要攻势,兵力极为紧张,这个紧要关头、他们为何还要不惜分出重兵、来地广人稀的关门山脚下挑起战火?”
肖俊平暗暗吁了一口气:幸亏副营长不是教导员,否则,如果刘恕教导员如此质问自己,就一定是要清算自己这个“国民党军官”的旧账了!
“伪蒙军的骑兵早先曾经流窜过来,遭我痛击,其后副营长又带5连主力出击了丰店县城,应该就是这些引发了敌军的报复欲念吧。”
听肖俊平如此分析完,吴子健先是摇摇头,又将头转向了青龙河,一字一句地反驳道:
“伪蒙军骑兵第一次流窜到这里,恐怕属于无意,被我痛击后,敌人若想报复,针对的无疑也应该是河口村,但西坪村那里却与我们这边同时遭到夜袭,这有些说不通。还有,日伪的这次两路同时夜袭,显然事先经过了周密的计划,绝非心血来潮之举。这就更解释不明白了——我们这里对日军的丰店、文城据点威胁都不大,何以他们要如此大动干戈呢?”
提及丰店,敌工队长的心头不禁一动,他想起了刚刚前来探访的中-央军391团的朱联络官,想起了双方针对连日来的各自行动进行的情报交换,于是他提醒吴子健:从时间顺序上看,日军的出兵顺序,应该是先反攻丰店县城,逼走中-央军391团夺占之。拿回丰店后,才有了下一步的夜袭河口村、西坪村。
“你的意思是说,日军非常看重对丰店县城的占据,然后将我们这两处村落,视作了县城的外围地带予以清剿?可我仍不明白,那座大山里的县城,究竟有什么值得小鬼子如此看重的呢?”吴子健迷惑依旧。
“不光是丰店县城!”肖俊平的思路突然清晰起来:“还有小榆树山!——副营长,你和李连长亲自带兵潜入过小榆树山,看到了日军在大山里面做下的大文章——修路、张灯、巡逻,并且在山路上运兵。这还只是你们在潜伏之地所看到的一小部分,天知道日本人已经在那座大山里搞成了什么名堂?”
吴子健眼睛也开始发亮:“着啊!391团的秦上校,上次专门来请我、就是为了一起联合攻击小榆树山。我记得,他当时的理由是,小榆树山里驻有数目不详的日军,其靠近丰店南门的黄崖口山口还架有重炮。秦忠孝的意思,是联合八路军打掉山里的日军,解除丰店的肘腋之患。我当时一心为了夺取日军的装备,没有多想就答应了。现在回过头仔细分析一下,似乎没有那么简单!”
肖俊平作为昔日晋军独立12旅的参谋,常驻旅部所在地文城,很清楚文城作为南同蒲路重镇的重要意义;但是与文城隔着一座小榆树山的丰店,则在旅长的心目中不被重视,那里常年只有570团下属的一个营驻扎。后来日军从太原南下打到并占领了君陵,与国军开始实施前线对峙,丰店因为有一条公路直接通往君陵,所以一下子变成了前沿之一,旅长这才将整个570团派驻了过去。
至于文城丰店之间的小榆树山,自己曾经走过那里,就更是人烟稀少的荒山野岭了,除了有一座废弃的煤矿,以及一条同样废弃了的运煤的铁道支线,那里简直不具备任何战略意义。
可是,副营长和5连长刚刚亲眼所见,日本人在山里大兴土木,甚至修建了可以双向对开汽车的公路。再联想起日军对小榆树山一侧的丰店坚决不弃、失而复夺,这就显出了几分蹊跷。
“副营长,我同意你的看法,日本人很有可能要在小榆树山一带搞什么名堂。或许,中-央军的秦忠孝上校知道一些内情,否则他不会突然邀请我们攻击小榆树山。以后,不妨找机会问问他。”
吴子健觉得敌工队长与自己英雄所见略同,暗暗记下了这件事,但他不想等太久,决定尽快面见中-央军上校,搞清这里面的机关——毕竟,这也涉及到距离丰店和小榆树山不远的八路军根据地的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