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十多个年头,在这期间取得了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新的困惑和挑战。
当时,国际上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让一些人对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产生了疑虑。在国内,尽管经济建设一直在稳步推进,可姓“资”姓“社”的争论却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们的手脚,部分地区和干部在改革的进程中变得畏首畏尾,担心步子迈大了会偏离社会主义方向。一些新兴的经济发展模式,比如股份制等,也遭受着诸多质疑,整个改革的氛围似乎陷入了一种略显沉闷的状态,急需一股力量来打破僵局,为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拨开迷雾,指明清晰的方向。
那时的历史文献记载着:“壬申年,国际风云变,国内改革亦遇困,“资”.“社”之辩扰人心,新模遭质,发展稍缓,故南巡讲话指明方向,破迷雾,鼓干劲,引改革再奋进也。”
在这样的关键节点,邓小平同志开启了南巡之旅,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犹如春风化雨,给整个中国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与希望。讲话中,他强调了“发展才是硬道理”,明确指出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还对计划和市场的关系等诸多关键问题做了深刻阐释,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王改革,三十五岁,是一名地方上的基层干部,他出身于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从小就看着身边的生活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一点点变好,心中对国家的发展充满了热切的期盼,也立志要为家乡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他性格开朗、积极向上,做事富有冲劲,对新事物、新观念有着很强的接受能力,在当地的干部队伍中一直是个活跃分子,深受同事和群众的喜爱。
当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内容开始在各级传达学习时,王改革所在的地方也迅速掀起了学习热潮。一开始,王改革只是在会议上听着领导传达讲话的要点,虽然只是初步了解,但那些掷地有声的话语却如同重锤一样敲在了他的心上,让他兴奋不已,仿佛一下子看到了继续前行的光明大道。
随后,单位组织了更为深入的学习讨论活动,王改革在活动中积极发言,他激动地说:“同志们啊,这次南巡讲话太重要了,以前咱们心里老是有个疙瘩,做什么事儿都怕这怕那的,现在好了,方向明确了呀,只要是符合‘三个有利于’的,咱们就大胆地去干,可不能再犹犹豫豫的了。”
大家纷纷点头赞同,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气氛十分热烈。可也有个别同志提出了担忧:“话是这么说,但真要去做那些新的尝试,万一出了问题可咋办呀?”
王改革笑着回应道:“怕啥呀,改革本来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哪有不冒一点风险的呢?要是一直怕出问题,那咱们就只能原地踏步了,现在有了这么明确的指引,咱们就得抓住机会,甩开膀子加油干啊。”
在学习讨论结束后,王改革满脑子都是如何把南巡讲话的精神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去。他所在的地方有几家国营工厂,当时正面临着经营困境,产品滞销、设备老化、工人积极性不高,之前大家也想过一些办法,但都因为种种顾虑没有大胆实施。
王改革决定先从这些工厂入手,他主动找到工厂的负责人,一起探讨如何根据南巡讲话的精神来进行改革。他们先是来到了一家纺织厂,厂里的车间里机器声显得有些沉闷,工人们也是无精打采的样子。
王改革和厂长在车间里走了一圈后,坐下来开始商量对策。王改革说:“厂长,我觉得咱们现在可以考虑引进一些新的管理模式,比如借鉴一下外面那些先进企业的经验,实行股份制,让工人们也参与到企业的经营当中来,提高大家的积极性,您觉得咋样?”
厂长听了,眉头紧皱,有些犹豫地说:“这股份制靠谱吗?咱可是国营厂呀,搞这个会不会犯错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