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新的难题

在秦默提出关于神秘信号干扰源可能源于电磁耦合的思路后,

项目组迅速展开了对通讯系统周边电磁环境的全面排查行动。

机房内,灯光彻夜通明,技术员们手持各类电磁检测仪器,如同探寻宝藏的冒险者,穿梭在模拟的武装直升机模型各个角落。

李专家亲自带队,从机头开始,沿着错综复杂的线路,逐个检测每一个电子设备及其连接线路的电磁辐射强度,并仔细排查耦合情况。

年轻的技术员们分工明确,有的负责操作仪器记录数据,有的则在一旁协助查看线路走向,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隐藏问题的细微之处。

然而,这过程远比想象中艰难。

直升机模型内的电子设备繁多,各种线路相互交织,仿佛一张无形的大网,让人稍不注意就陷入混乱。

有时候,一个看似可疑的电磁辐射峰值,经过反复检测和分析后,却发现只是其他正常设备运行时产生的正常波动,这样的情况屡屡出现,让排查工作进展得异常缓慢。

但大家并没有丝毫气馁,每一次遇到挫折,李专家都会鼓励大家:“别灰心,科研就是这样,越是艰难,越说明我们离真相不远了,只要坚持下去,一定能揪出这个‘幽灵’!”

技术员们也相互打气,彼此分享着自己发现的一些小细节,希望能从中拼凑出问题的关键线索。

在排查过程中,他们还发现了几处之前未曾留意到的电子设备布局不合理之处,这些设备在工作时产生的电磁场相互影响,虽然目前还不能确定是否就是干扰源的来源,但无疑为后续的分析提供了新的方向。

于是,他们一边继续排查,一边将这些新发现详细记录下来,准备后续与其他专家一起深入探讨。

与此同时,负责发动机散热系统的技术人员们也在紧锣密鼓地对之前未达预期的改进效果进行深入分析。

他们分成了三个小组,分别针对散热鳍片材质、智能温控调节装置以及发动机内部热流分布这几个可能的关键因素展开调查。

第一小组将散热鳍片从发动机上小心拆卸下来,带到专业的实验室,运用高温模拟设备,对散热鳍片材质在不同高温环境下的热性能进行了一系列严格测试。

技术员们目不转睛地盯着测试数据,随着温度不断攀升,他们发现散热鳍片的导热系数在接近发动机长时间飞行工况的高温时,出现了比理论值更大幅度的下降,这一发现让大家眉头紧锁,意识到材质在高温下的性能变化确实对散热效果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第二小组则与智能温控调节装置的生产厂家取得了密切联系,技术人员们联合厂家的工程师,对装置的控制逻辑代码进行了逐行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