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尘忧未能整

第172章 尘忧未能整

蒙学先生到了时间,开始有条不紊地收拾桌上的书籍,洪文定也跟在其余私塾的学生队伍中,学生一行先拜孔圣像再拜面前塾师,态度恭恭敬敬,显然已经完全融入这片环境中了。

只见须发花白的蒙学先生整理好袍带,昂首从学生当中穿了过去,眼光中带着漠然,却在新来的三个学生身上停留了片刻。

虽然江闻嘴上总说洪文定是标准的失学儿童,可其实在明清时期,孩子多为8至15岁入学。如果资质差一点,弱冠、而立者也有入小学的,比如《魏书·刘兰传》中说北魏人刘兰“年三十余,始入小学”,要是再结婚早点,估计都能跟儿子当同学了。

而像明清的蒙学馆从3到18岁都可以在一处学习,经学馆8岁到知命也都可能在一个学堂里,各种层次不同水平的人汇聚一堂,少则十人,多则二三十人,像洪文定这样的年纪送来开蒙也很正常。

他每日随着私塾同学一起入墅,先生讲课时正襟危坐,到了顺序就上去依次听先生授书,百遍千遍地学习《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几天下来,洪文定就又混成了孩子们中的老大,他穿着寻常人家的衣服,根本看不出常年握刀的武林人士底细,反而因为手上的功夫底子打得好,执笔写字显得格外端正有力,屡屡得到夸奖。

每天上课的流程其实也很简单,学生学习第一步就是自己拿着经书,逐个到老师面前,翻开要学的那一页,老师点出句读——因古时教材没有断句,只能靠着塾师口传。

第二步则是先生读一遍,学生读一遍,一般读三到六遍。然后学生回到座位上自己接着读,熟读直到背诵,最后才是先生串讲,对当天文字做一些训诂,串讲一下大意。

因为学生的每个人水准悟性都不同,学习进度也只能因学生决定,先生来因材施教。有学生勤奋好学,资质聪明的,一天上书十次八次,背诵的内容就多一些,能背六七十句经书;差一点的背二三十句,日积月累后也是一个不小的数目。除此外,先生每日还会串讲一些笔墨书法,大小楷书,对联诗词,最长半天也就结束了。

这样的学习方法上至皇子、下到平民都是一样的,《听雨丛谈》里记载皇子读书就说到,皇子冲龄入学读书,与师傅共席向坐,师傅读一句,皇子照读一句,如此返复上口后,再读百遍,又与前四日生书共读百遍。凡在六日以前者,谓之熟书约隔五日一复,周而复始,不有间断。

和江闻彻头彻尾的兴趣学习法相比,这间私塾用的都是代代相传的死板办法,但客观来说却更适合洪文定这个初学乍练的蒙生。从表情上就能看得出来,洪文定也很珍惜这样的学习时光,澄心正意地跟着先生读书丝毫没有怠慢,每日考教功课也从没露怯过。

蒙学先生一边捋髯走过,已经快到门口了还暗叹一口气,对这三个雷家送来的新学生感叹不已。虽说自己是因雷老虎出手阔绰才收徒不假,但能让他感慨万千的学生,也是前所未有的。

比如三人中个子最高的学生,初来时虽然底子薄弱了些,可说话做事沉稳内敛,简直不像个孩子。他学起书来一日千里,几天就赶上了半数人的进度,蒙学先生几次故意增加课业量,这个学生第二天也总能倒背如流。

自古勤能补拙,何况并非天资不足,像这样的学生如果能持之以恒,蒙学先生相信自己墅馆里出个举人进士,想来只是时间问题。

而三人中年纪最小的学生看着柔柔弱弱,脾气却是不小,自己教他三百千,他却时常拿十三经里的问题刁难自己,启蒙的书本知识更是一日千里,还没讲到就无师自通。蒙学先生隐隐猜到对方早就读过这些书,可不管学没学过,一个五六岁的孩子能将蒙学书籍倒背如流、融会贯通,这已经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了——蒙学先生也是见到他,才相信古时“日诵千余言”、“过目不再览”的神童说法原来是确有其事。

对于这种出类拔萃的学生,蒙学先生是没什么脾气的,相比执戒挞罚,他更想靠自己的言传身教、品德威仪感染对方。自古天资卓越之辈,必有卓尔不群之性,蒙学先生生怕自己打压到了这个初露头角的天才,使得天下少出了一个意气风发的状元之才。

而最后一个让蒙学先生印象深刻的学生,可谓是他这辈子前所未见的人物,每天准时到馆倒头就睡、放学时分才悠悠醒来,一到考教功课就和他大眼瞪小眼,戒尺往身上怎么朴挞都毫无知觉,罚站甚至能站着睡着!

岭南乡校的规矩,向来以正德年间岭南大儒黄佐的《泰泉乡礼·乡校》为蓝本,其中规定:“无故而逃学一次,罚诵书二百遍;二次,加朴挞,罚纸十张;三次,挞罚如前,仍罚其父兄。”

罚诵书如缘木求鱼、戒尺责打也无动于衷,罚钱一事雷老虎更是毫无压力,第三位学生愣是把蒙学先生折磨得长吁短叹,连头发都白了不少,只能感叹这结伴而来的三个学生,怎么相互之间的差距就这么大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坐馆的塾师年界六旬,姓温字玉钦,前明秀才身份,年轻时因三次未能中举而心灰意冷,便回到家乡当个塾师为生。在明清一代,塾师依据教授内容的不同,分为“蒙师”和“经师”两种。蒙师是给小孩开蒙的,教他们认认字背背书;而经师教授的内容则深入一些,要把学生引上科举之路。

他因精力全都放在了修葺典籍文献上面,故而温玉钦只肯当教学轻松的蒙师。但像蒙师教的内容简单束修也低,每年所得不过十几二十两,生活自然就艰苦了一些。

对于自己考不到功名这件事,须发已经花白的温玉钦并不怎么放在心上,哪怕他当年的同窗好友是万历四十七年的探花——毕竟考不上科举这件事,在当时的读书人中其实非常普遍。

比如吴中四才子之一的文征明诗文书画无一不精,可偏偏从26岁至53岁一共参加了10次乡试,连一次都没有考中,最后是在工部尚书的举荐下才当上了个翰林待诏,还因没有功名在身,被同僚持续排挤。

温玉钦走到了私塾门口,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对大小不一的学生们说道,“回去跟家里说一声,五天后的二月初二有事休馆一天,你们自己在家温习功课,不得慢怠!”

见到严厉的塾师折返回来,刚刚想要雀跃的学生们连忙压制住喜悦之情,恭恭敬敬地和先生行礼,直到看着他的身影从门口彻底消失不见,这才敢继续嬉闹了起来。

傅凝蝶胡乱将书籍塞进书袋里,就一溜小跑来到了洪文定桌前,咋咋唬唬地粗着嗓子说到,“洪师兄,我们赶紧去找师父吧!”

没错,蒙学先生不知道面前这个“天才儿童”是傅凝蝶乔装打扮的,状元对她并不是什么罕见的人物,可她就算家学渊源再怎么给力,作为一个女子也是注定跟科举仕途无缘的。

说到底小凝蝶每天故意和私塾先生作对,也只是回想起了被父亲逼着念书的日子,当初在家中耳濡目染的东西情不自禁地就回忆了起来。

洪文定微微一笑,也很快收拾好了东西,转身叫醒了他身后熟睡的小石头。

“啊?放学了吗?”

小石头懵懵懂懂地抬起头,擦去嘴边的口水,然后目光坚定地看向了远方,“走,吃饭去,师父说今天庙里有素斋可以吃到饱!”

再穷不能穷教育,江闻将三个孩子扔去读书,但三个人里一个是钦犯之子、一个本身就是逃犯,自然不可能入广州府的官学,只能托雷老虎找一处靠谱的私学借读。

这时代的私学并不一定就比官学差,只是与官私主办的形式有所差异,而从主办者角度分,私学还有义塾、专馆和散馆三种类型。

义塾俗称义学,一般由乡宗族所创,办学经费来源主要靠族人无偿支持,有时祠堂、庙宇的地租收入也可被族人用来办义塾,教授的大多是贫家子弟,免费的,又可叫村塾、族塾、宗塾。这在宗族大户遍布的广东来说,是三种类型中最为广泛流行的一种。

而专馆是一家、数家、一村甚或几个村富裕庭户单独或联手创办的,供其子弟完成基础教育的私塾,又称坐馆或家塾,比如城中的士族富商就会这么办,先生们的聘期少者三五年,多者十年二十年,甚至三五十年的也有,毕竟高门大户孩子多,老大教出来了,老二又该上学了。

而像洪文定他们上学的属于散馆,由落第秀才、老童生或乡里的文人塾师自办的门馆、教馆、学馆、书屋,照例是要收取一些学费,入门的条件则更宽泛了,雷老虎的儿子刚刚毕业,就顺道塞进来了。

这间散馆在芝兰湖边,三个孩子出了门后结伴同行,朝着越秀山和象岗的方向西南行走,很快就来到了一座香火鼎盛、游人如织的寺庙前面,开始找寻他们消失了几天的师父。

而另一头,因为这天晴空万里,江闻和严咏春的老父亲两人结伴同行,早早就来到广州府闻名遐迩的光孝寺上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