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奴的那座工业城,其规模之宏大,占地之广袤无垠,令人叹为观止。站在城外的高处远远望去,只见一座座现代化的厂房错落有致地排列开来,一眼望去几乎看不到尽头。
城内的生产线上,工人们身着统一的工作服,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他们的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那么专业而熟练。
从原材料的输入到成品的输出,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丝丝入扣,仿佛一条高效运转的巨龙,在不停地吞吐着各种先进的产品。
而对于这些引领时代潮流的先进技术的保护措施,房俊可谓是费尽了心思,不遗余力。
他深知,这些技术不仅仅是工业城的命脉,更是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撑。
因此,他对于技术的保密工作做得极为严密,生怕有一丝一毫的泄露。
这并不是因为他吝啬小气,舍不得分享这些技术成果给更多的人。实际上,他心中有着更为深远的考量。
房俊清楚地认识到,如果将这些技术一股脑儿地全部外放出去,那么真正受益的并非那些普普通通的老百姓,而是那些拥有雄厚资源与庞大资本的世家大族们。
如今的世家已然十分富有,他们凭借着手中的资源和资本,在各个领域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如果再让他们轻易获得如此重要的技艺,那么贫富之间的差距势必会愈发悬殊,社会矛盾也将进一步激化。
这绝非房俊所乐见其成之事。他深知世家向来都是贪得无厌之辈,永远不可能知足常乐。
一旦他们掌握了这些先进技术,必然会利用手中的资源和资本进行垄断和扩张,从而进一步加剧社会的不公和贫富分化。
因此,房俊认为,必须想办法引导他们不断向外拓展发展空间,将他们的注意力和资源引导到更为广阔的领域中去。
而要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必须确保这些先进技术牢牢掌控在特定人群手中,也就是那些真正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推动国家发展的人群。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技术的合理利用和社会的公平正义。
此时此刻,房俊所要全力以赴去完成的正是这件事情——他决心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世家大族染指这些核心技术!
否则,一旦他们掌握了这些技术,必然会陷入无休止的内耗竞争之中,为了争夺资源和市场而互相倾轧、争斗不休。
毕竟对于世家而言,大唐国内犹如一片安逸舒适的温床,他们在这里享受着丰厚的资源和优越的地位,却缺乏向外拓展的动力和勇气。
而境外才是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开拓疆土,那里有着无限的潜力和可能等待着他们去发掘和探索。
房俊希望,通过引导和激励,能够让更多的世家将目光投向境外,将资源和资本投入到更为广阔的天地中去,从而推动国家的整体发展和繁荣。
绝不能任由那些根深蒂固的世家大族退回到他们那片自给自足、安逸舒适的区域中停滞不前,社会需要的是活力与进步,而非固步自封。
唯有通过种种手段促使他们勇往直前、积极进取,不断挑战自我与突破极限,方能汇聚成推动整个社会持续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
在这个错综复杂、充满权谋与利益交织的时代里,一切都仿佛巨大的机械一般,围绕着利益这一核心而精密地运转着。
对于房俊而言,他深知自己肩负着重任。如果他能够牢牢地掌握那些关键的核心技术,就如同扼住了世家大族们命运的咽喉。
那么,那些渴望获取更多利益的世家大族们,在无法从房俊这里轻易得到想要的东西后,就只能将目光投向更为广阔的外部世界,去寻求新的发展机遇与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如此一来,房俊便可以通过这种巧妙的策略与手段,逐步地、悄无声息地掌控住这些世家大族,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成为自己实现宏伟蓝图的重要助力。
“公子啊,您可要知道,太上皇李渊可不是个简单人物。”刘仁轨语重心长地说道,他的眼神中不自觉地流露出一丝恍惚之色,似乎是在回忆着往昔与李渊打交道的点点滴滴,“他那双眼睛锐利无比,任何的风吹草动都难以逃过他的法眼。所以关于此事,您还是尽早做好万全的准备才好,千万不要有丝毫的大意与疏忽。”
听到刘仁轨如此郑重其事的提醒,房俊不禁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缓缓地吐出,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与决绝:“我自然明白此事的艰难与重要,但既然已经踏上了这条路,就再也没有回头的可能。我只能尽力而为,希望最终能够不负所望。”
对于李渊那超乎常人的敏锐洞察力,房俊从未产生过丝毫的怀疑。
毕竟,如果不是具备如此出色的能力与手段,李渊又怎能成功地开创出大唐这般辉煌而庞大的基业,并稳稳地登上那至高无上的皇位呢?
然而,此刻令房俊感到担忧的并非仅仅是李渊的敏锐与睿智,还有可能因为自己所采取的这些隐秘行动而引发的种种误解与猜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尤其是如今的房家,早已不是往昔那个默默无闻、毫无权势的小家族了。
相较于过去,房家发生了太多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影响力日益扩大,几乎达到了可以左右朝局的地步。
而房俊的长兄房遗直,更是被委以重任,肩负起了南下赈灾的崇高使命。
无论最终的救灾成果如何,这一举措都无疑会使得房家的声望得到极大程度的提升,让更多的人对房家刮目相看。
这无疑为房俊的行动增添了几分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但他却并没有因此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心与信念。
尽管从某种政治博弈与权力倾轧的角度来看,这其中或许暗含着当今圣上李世民那深不可测、精心筹谋的布局与算计,但无论如何也无法否认的是,这件事情的确已然将房家推向了一个极其微妙且危险的境地之中,如同在万丈悬崖边缘行走,稍有不慎便会粉身碎骨。
“公子,依属下之见,您又何必如此遮遮掩掩、瞻前顾后呢?即便这门足以安身立命的技艺最终落入了皇室之手,对咱们房家而言,凭借着家族的底蕴与人脉,照样能够从中找到缝隙,获利生财,延续家族的辉煌呀。”
房俊闻言,不禁轻轻冷哼一声,那哼声中既有对对方天真想法的无奈,也有对自己所处困境的深深忧虑。
他心中自然明白对方所言并非全无道理,毕竟在波诡云谲的朝堂与家族纷争中,灵活变通方能长久。
然而,若真让皇室轻而易举地获取到这些关乎家族命脉的技艺,那对于房家来说,无疑是将自己的咽喉暴露在了敌人的刀锋之下,处境恐怕将会变得愈发凶险难测,犹如狂风中的一叶扁舟,随时都有倾覆的可能。
要知道,在这权力斗争的棋盘上,那种存在一定威胁却又不至于立刻致命之人或势力,往往才是最容易被那些高高在上的掌权者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从而被毫不留情地铲除消灭。
如今,房家已是将食盐制造的技艺这一重要的经济命脉拱手献给了皇室,以此来换取一时的安宁与喘息之机。
而眼下他们所牢牢掌控的,则是钢铁冶炼的独门秘方,这既是家族的立足之本,也是他们能够在朝堂上保持一定话语权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