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平二十一年。
朝廷运来大批钱粮物资,工部沈尚书亲自带着数百名工匠来了边关,边军大营抽调出了三万士兵供差遣做事。
归梁城的蔡郡守,也送了大批的粮食前来。
姜韶华看着满头白发的蔡郡守,笑着叹了一声:“几年没见,蔡郡守也是满头白发了。”
蔡郡守笑道:“皇上正当盛年,臣已经老了。”
当年那个兢兢业业的师爷,被郡主破格提任做了县令,之后的十余年里,一心当差做事,将郦县治理得平安富庶路不拾遗。后来做了归梁城郡守,从满目疮痍荒野凄凉,到如今的繁华鼎盛百姓安乐,不过十几年光景。
这才是女帝陛下心中真正的能臣。
姜韶华心中不舍,轻声道:“蔡郡守早已到了告老的年纪。朕让吏部选个合适的官员来,蔡郡守便安心致仕养老吧!”
蔡郡守今年都六十多岁了。按着大梁律,官员六十岁便可告老。蔡郡守早已超龄了,还在辛辛苦苦拉磨当差。女帝陛下终于良心发现,有些不忍了。
蔡郡守笑道:“臣还能再顶几年。等新梁城建起来了,一切稳妥,臣再告老。”
新梁城的地点在边关内,和归梁城中间隔了约莫百里左右的距离。
新梁城一旦真正建立,归梁城必然会受些影响。简单来说,新梁城安稳,归梁城才能安稳。否则,一旦新梁城闹了乱子,就会波及到归梁城。
这般唇齿相依的关系,也十分考验两位郡守执政的能耐。蔡郡守根本不放心别人来接替自己,打定主意要再干一任。
姜韶华安慰鼓励蔡郡守一番,又特意叫了卢若华过来:“卢郡守,这是蔡郡守。你以后有什么不懂不会之处,多向蔡郡守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