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之上变数太多,摔一跤死了的也有,万一运气不好脑门上挨了一箭,这也不是没有。你是太子,万一在这里受点伤,那所有人都会担责,即便是自己,也会有所顾虑,不敢放开了去打。
进入洪武十五年后,元廷对大明边镇的袭击次数明显增多,千骑以上的袭扰次数超过了百次,仅仅是大同边关外,每个月都会有三至五次告警。虽说大部分时候元廷骑兵只是在关外呼啸而过,可每次他们来,边镇都需要进入备战状态,以防不测。
面对谈笑风生的朱标,徐达没有绕弯子:“边镇将士自会舍命护卫,保边镇不失。只是殿下留在此处,让我等担忧甚重。眼下元廷在塞外集结了不少兵力,平日里虽是分散,可随时能集结形成重兵……”
骑兵的机动性很强,别看这会可能是几百几千人,如果你带骑兵追击,估计没跑半天,人家就能冒出来几百骑,追远了之后,很可能陷入几千骑的围攻之下。
朱标了解徐达的心思,也清楚他的担忧,坦然道:“孤再停留七日,七日之后便会离开。”
七日?
这个时间并不算长。
徐达思索了下,问道:“殿下这次来,可是带了旨意?”
朱标用目光扫了一下其他将官,缓缓地说:“确实带了父皇嘉奖山西行都司上下将士的旨意,当然,孤留在这里,也希望察访下卫所军心、治下民情。”
徐达深深看了看朱标,很显然他有所保留。
宴散时天已黑了下来。
徐达进入书房,再次拜会朱标。
朱标看着目光炯炯的徐达,无奈地说:“孤这次来,确实有几件事需要做。这第一件事,便是希望拿到更全面的草原情报,为日后羁縻乃至完全掌控草原做准备。”
“啊?”
徐达难以置信地看着朱标。
这个目标实在是太大了,大到了有些不切实际。
要知道徐达毕生的心愿,那就是消灭元廷,从军事上,彻底地打垮元廷主力,让其溃不成军,再无力南下,顺带着俘虏元廷皇帝,献给朱元璋。
仗打完了,那明军自然而然就撤回关内。
至于完全掌控草原,这种心思徐达有过,但很快就被掐断了,因为——不切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