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番外(一)

若是实行分封制,则可以将国土分封给自己的子孙后代及功臣勋贵,让他们各自治理一方领土。

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有效地巩固中央政权对于地方的控制,还能激发诸侯们的积极性与创造力。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诸侯势力可能会逐渐坐大,并最终威胁到中央政权的稳定与统一。

反之,如果选择集权制,则意味着皇帝将集所有权力于一身,通过建立一套严密高效的官僚体系来直接管理全国事务。

这种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威和决策效率,可以避免地方割据势力的产生。但与此同时,过度集中的权力也容易导致腐败滋生以及社会矛盾激化等一系列问题。

而且一旦遇到昏庸无能的君主执政,整个国家便很有可能迅速走向衰败乃至灭亡之路。

面对这两难的抉择,刘耀不禁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

话说那西周建国伊始,便施行了分封之制,广建七十一国。周天子将其兄弟、子侄册封为诸侯,目的便是让这些同姓至亲能够全力相助,共同拱卫周朝天下。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不过短短三代人的时间,各诸侯国便相互攻伐起来,周天子的权威至此丧失殆尽,自此拉开了春秋争霸的序幕。

时光荏苒,及至秦始皇君临天下之时,他毅然决然地废弃了分封制度,转而推行郡县制,将天下大权集于一身。

如此一来,其好处显而易见——彻底杜绝了兄弟手足间因争夺封地而自相残杀之事。但与此同时,这种做法亦极大地削弱了嬴氏本族的势力。

倘若日后朝中出现奸佞小人独揽朝政,那些嬴姓子弟恐怕连起兵讨逆都难以做到,只因他们既无封邑可供依托,又缺乏足够的兵力支持,唯有眼睁睁地看着大秦帝国走向覆灭。

后来汉高祖刘邦夺得天下后,先是铲除了众多异姓诸侯王,接着又大肆分封自家刘姓子弟为王。谁曾想,最终竟引发了“七王之乱”,又是一场血雨腥风的混战。

而今,刘耀得以稳坐朝堂中央,他膝下的十二个儿子尚无一人胆敢肆意妄为。

只是不知待到他百年之后,这些儿子是否真能齐心协力,共同守护好刘家这来之不易的大好河山呢?这实在是一个令人忧心忡忡的问题啊!

话说这太子刘宪,乃是自己亲自悉心栽培之英才。其麾下不仅有智勇双全的邓艾、郭飞,更有足智多谋的戏丰等一众良臣猛将听命于他。

正是这位太子殿下,身先士卒地率领大军率先攻入欧洲大陆,以雷霆万钧之势镇压了数个国家,令敌国闻风丧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