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势向北方和西北方迅速蔓延,整个战场都笼罩在浓烟和火光之中。吴军的防线在火海中崩溃,士兵们惊恐绝望地望着四周一片红色的景象,无力挽回这场灾难。
最终,整个吴军营寨被大火吞噬殆尽,只留下一片焦土和哀嚎声。这场惨烈的火灾给吴军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让李典率领的这次火攻声名大振。
李典自己也没有想到竟然会有这么好的战果!别说吴军营寨了,就连九华山的这处山区,上百亩的山头都被烧光了!若不是有些地方没有树木,李典感觉整个九华山北部数百里他都能给点燃了!
吴军的三千士兵连同两位武将陈武,董袭一个也没有能走出这片火海!统统被大火烧死呛死!现场只有一片漆黑!
其实这个战况也不算太强,比起周瑜火烧赤壁和陆逊火烧连营,还都是小巫见大巫了!风借火势,火借风势,当真是不可阻挡!火烧赤壁,火势延绵整个大江北岸,数千艘曹军战船被烧毁,曹军五六十万军队几乎全被击溃了,死伤大半;火烧连营则更为夸张,火势延绵七百多里,蜀军七十万人活下来的不过几千人!
李典这把火烧得是干干净净,以至于东吴这边三千运输队没有一个人活下来,就连给孙权送信的都没有!导致东吴军在彭城之败后,粮草和消息迟迟未到,孙权连同全军上下都十分恐慌。
无奈之下,孙权退兵,好在庞统机智,派出凌统前来九华山探查,才发现这一惨状。东吴军队已经撤军,好在彭城的守军没有追击,不然若是追击吴军,吴军将损失惨重!因为吴军其实已经断粮一日了!
吴军撤回到汝南时,已经饿了快三日,孙权和众将士都是惊魂未定,这次攻打徐州险些死在徐州!
不过撤回到淮南之后,孙权却迟迟没有退军回江东,他也并非是善男信女,一来想着如果曹操的北方战线受挫,陈留乃至许昌不保,他索性直接占领淮南地区,这汝南、寿春、合肥三郡可是原史上东吴除了荆州以外梦寐以求的地盘;二来即便曹操坚守住了陈留和官渡,孙权依旧通过汝南对袁尚给予军事压力,这样徐州的袁军就不敢去援助北方的袁军,算是牵扯一州的兵力,间接的支援曹操。
淮南方面,曹操委任孟建(字公威)与石韬(字广元)主要负责军务,主要是协助孙权借道攻打徐州。二人本就是徐庶的朋友,被推荐到淮南地区治理,倒是把淮南地区治理的不错。但是东吴军队迟迟不撤军,而且孙权直接在寿春城接替了曹军的管控,把曹军赶到汝南城防守,寿春在曹操辖地上已经是名存实亡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孟建与石韬便把这个消息传递给许昌的曹操,然而曹操不在许昌,此时正在陈留郡。荀彧和曹丕此时也根本顾不上这些大后方的事情了,官渡曹孙联军新败,徐庶战死,正面战场吃紧。袁尚此时已经兵临陈留城下,荥阳方面贾诩与文丑的斥候已经潜进许昌地区侦查了!
荀彧紧急从襄阳征兵,但是这些新兵缺乏训练,荆州又是新占领的地方,所以可谓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征兵工作也遭到了荆州世家大族的抵制。荀彧可以代替曹操对荆州挥舞屠刀,但是那样子无疑会失去人心。何况前线还有荆州派系的降将。
荀彧得到消息后,向曹操建议两点,第一,干脆直接邀请东吴军队进入中原战场,调兵支援许昌和陈留;第二,荀彧请曹操派出使者与袁尚议和,荀彧也知道这是很难的,但是就当是缓兵之计也好。曹军面对北方袁军的压力,现在连气都喘不过来!兵力越打越少!
袁尚目前已经封锁了陈留以北的一切地区,曹军的消息打探十分困难,从战争角度来说,陈留以北的区域基本上属于盲区了,所谓“战争地图”没有打开,毫无视野。
司马懿不断的把徐州战场的战况告知袁尚,虽然有时间差,但是袁尚基本掌握徐州的态势,袁尚也十分满意四位防守大师的联动。但也告诉司马懿,还是要戒骄戒躁,时刻提防吴军来犯。而且袁尚提醒司马懿,东部地区的下邳临近海域,东吴军队的水军很厉害,陆战攻打彭城受挫,要提防吴军从海上派兵偷袭下邳。当下正好是夏季,东南风居多,吴军坐着舰船从顺风北袭徐州东部不是没有可能。
司马懿也意识到这一点,于是恳请濮阳、平原、青州等地区把兵力向南边的徐州输送,尤其是补充下邳的兵力,毕竟抽调兵力后,下邳只有一万守军。
战场方面,袁尚则开始他的攻坚战,坚城陈留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