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修心里能理解贵妃的诧异,毕竟蒙古世子留京是少见的,更何况她还说要给十福晋的弟弟和四姨母的女儿牵线搭桥。
抚蒙是所有贵族女眷的噩梦,却没有一家会拒绝圣旨赐婚,除却圣命难违以外,就是“利益”。
都说公主抚蒙,是遣妾一身安社稷,不知何处用将军。但真正走进皇家,身处权力的旋涡中心,再看抚蒙,宜修才发现,是她格局小了。
大清公主、格格嫁到蒙古,本质上并非是委曲求全,以柔弱的身躯、稀薄的夫妻情分维系满蒙关系,而是以天子使臣、金枝玉叶、皇族之女的身份与荣耀,参与蒙古部落治理之中,以女子之身掌握权力,替大清将蒙古牢牢捏在手中。
换句话说,抚蒙,剑指权利,是政治同盟。
这也是端静反抗后,康熙支持她设立榷场、开办草原盛会的原因所在。
只要能达成目的,公主与额驸是否夫妻和睦不重要,重要的是国家统一,是边疆安稳。
远嫁之人能立得起来,别说是骟了额驸,就是把整个蒙古给灭了,康熙都会举双手双脚支持,奈何……大清开国至今,抚蒙之人中,真正摆脱女子的桎梏,和男人一样掌握权力自由的,唯有端敏公主、恪靖公主。
这一世,因她的干预,又多了位端静公主。但归根到底,真正导致公主抚蒙后结局悲惨的原因,恰恰在于公主本身——
大部分抚蒙的公主其思想被礼教束缚,行动被陪嫁嬷嬷限制,其观念受制相夫教子……唉,可悲又可怜啊!
若康熙一开始就给远嫁公主们交了底,若严格审查公主身边的陪嫁嬷嬷,若一开始就培养公主坚毅的个性……很多悲剧都是可以避免的。
眼下,宜修给十福晋弟弟和四姨母的女儿牵线,有两个无法拒绝的好处。
第一,与公主一样,抚蒙的贵女都是为国效力,康熙嫁别人女儿抚蒙的同时,也得给出一定的补偿,恩赏其父母兄弟,是最基本的操作。
第二,四姨母的女儿,行的是抚蒙之事,却不用远嫁,四姨母不必受母女分离之苦。
换言之,这婚事成了,四姨母及其儿女,既可以享受抚蒙带来的好处,又不必付出切实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