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临时翻译

跃山海 南大头 1261 字 2个月前

白筝几乎没有用太多的反应时间,在方志国话音落下的同时,就扬声对着对面的记者开口。

在场的几乎都是本次项目的管理层,大家虽然听不懂阿语,但是却能从那位记者的表情看出,他们得到了满意的回答。

采访得以顺利推进,领导们一个一个接受采访,记者也有序提问。

从集团总到项目总再到工程师,记者们提出的问题越来越专业化,模块化。

但白筝本就是建筑相关专业出身,这些日子也一直在恶补与项目有关的两国资料,对于各种专业名词几乎是手到擒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她的状态越来越好,连带着记者和受访者们的状态都好了不少,现场的采访气氛十分热络,笑声频发。

轮到梁屿川的时候,他的心情已经完全放松,再丝毫没有对于白筝的担忧了。

“梁先生,您此次为沙中友谊大桥设计的建设方案中,是从何处形成的灵感来源呢?是否有一些已成功的历史参照?”

“本次沙中友谊大桥,总体方案是设计为单索面钢箱梁斜拉桥,在设计初期参考了俄罗斯岛大桥的设计理念和诺曼底大桥的造型。

在集世界现有桥梁的一些特性之上,依据沙中友谊大桥所处的地理位置,形成最后的方案。”

白筝精准地将梁屿川的话翻译过去,却又得到了记者的追问。

“没有参考中国桥梁吗?中国在这方面,没有已成功的案例吗?”

“当然不是。”梁屿川立即摇头。

“中国的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崇启公铁长江大桥都是世界杰出的斜拉桥代表……”

梁屿川说着,不知道想到了什么,蓦地停住了话头。

在场的目光都投向了他,他的眼神却有些飘忽。

面对着记者审视的眼光,白筝悄悄拉了一下梁屿川的衣角。

他回过神来,犹豫着,再次开口。

“还有一座位于中国西部的澜沧大桥,同样是处在地震带之上,跨越风急浪大、地势高耸的高原,与沙中友谊大桥所处的地理位置有着许多相似之处。

澜沧大桥,同样是本次设计的灵感来源之一,它落成已有二十余年,目前还健康地伫立在中国西部的高原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