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换座位

“你是不是感觉这次考试的题目很荒诞?就好像面对茫茫大海,告诉你海中有小岛,你也站在岸边,也找不到岛屿所在?我们学历史的,去回顾过去,就像站在岸边寻找新的岛屿,知道它的存在,却苦于没有证据证实,很多东西只能放在那里,哪怕堆积如山,被灰尘掩埋,也无法发表,让世人知道。很多人都说过去是既定的,是灯塔,你只要回望就能看到它。其实对于我们来说,灯塔都是我们的先贤自己点亮的。没有以前的考古专家努力发掘,很多历史都将被埋没,都不可能为世人知道,并且承认它的存在。而历史从假设开始。这次考试,考验的就是你们在面对假设问题时的态度,是勇于探索,还是止步不前。”王教授心平气和的回答着那个学生的问题。

一点都没有因为他的无礼而生气。

而王教授的话,也让在座很多学生肃然起敬,对历史课,对那些在历史学上孜孜不倦,付出很多的人,那些一直以来的专家,教授愈发感到由衷的敬仰。

确实,没有他们回身去历史长河中点亮一盏盏照耀世间的灯塔。作为现代人,除了知道三代人经历的事情,又如何知道更早的事情,又如何为这些曾经的历史而感受到骄傲,感受到悲愤等等情绪。

又如何能以此为动力,让我们未来发展的更好。

赫尔兹的感触比其他人更深,他想起了自己作为阿卡尔族人需要做的事。原本,对于寻找这段历史,赫尔兹根本不明白意义何在,根本不懂这么做会带来什么。毕竟,在他如今的各种感受下,他能模糊的知道一些可能存在。

自己很可能已是最后一个阿卡尔族人。那,如果真是如此,知道过去与否,其意义是不是已经不大了?

还有透过永恒之书,师父,六折波他们的只言片语中,他也知道,自己应该还有肩负的使命。但是,如今他仍然不明白这所谓的使命是什么,好像这些都需要自己去探索,去发现。

但是这有意义吗?就这么生活下去,融入这个世界,忘却阿卡尔族的事情不好吗?

如今听了王教授的话,赫尔兹忽然意识到了什么,感受到了那使命的重要性。虽然依然不知道其具体内容,但是赫尔兹已经能明确自己应该怎么做了。

了解这份过去,了解阿卡尔族的全部,这应该是第一步。也是最正确的一步。

而要这么做,除了通过永恒之书的幻境去了解以外,还有一个方法,那就是从自己的身世出发,反推过去。

想到这,赫尔兹眼神逐渐变得坚定,有点点星光闪烁,他已经在心中定下一系列的计划。当然这当中,实力是贯彻计划的基础。所以不能急,要先提升实力,学好这方面知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就在赫尔兹心思飞转间,王教授的话说完,看底下已经没人在提出异议,便开始安排换位事宜。

按照他的安排,满分学生都坐在第一排,他前面的中间位置。两侧坐的是九十分以上学生,坐不下的可以坐到第二排。

第三排开始是八十分左右的,最后一排开始往前推,都是交白卷的。

说完这些安排,然后在谭敏峰的监督下,学生们开始自觉收拾自己的东西,开始调换位置。

一直到十五分钟后,大家全部坐好,王教授再次开口:“我知道你们中很多人都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就算没有我授课,你们也能自己捧着教科书,去图书馆查资料,完成大一到大四的历史课,以及其他全部课程。我这里要培养的不是这种只会死读书的人。之所以安排你们第一年上课学习,就是让你们养成一种良好习惯。竞争的习惯。这大一一年,我不会仅仅教导大一课程,不仅是大一到大四,就连研究生课程也会一起教。你们少上一节课,就要少知道很多知识。而每月的考试,就是一次检测。在不断接收固有知识的前提下,你们也要学会独立思考,勇于探索,拿着一点点可能探知它背后的全部故事。”

“同时,我们不能忘却初心,不能为外物所动。毕竟,我们手中的任何一件出土文物都可能价值连城,如果我们不够专业,那我们和那些盗墓的又有何区别?”

……

王教授开始激情演讲,对着下面的学生讲述着各种知识,这不是历史知识,全部属于一种做人的道理。

就像王教授所说,他们作为考古工作者,经手的都是文物,价值连城,如果考古工作前没有树立正确的三观,那以后参加考古工作,就和盗墓一般。

这种人不是没有,偷偷私藏,然后去倒卖,被发现就是重罪。但是依然防不胜防。所以要杜绝,从学生开始抓这是最好的办法,虽然因此能减小几率,不能完全杜绝,毕竟人心不可测。只不过这总比什么都不干要好太多。

赫尔兹默默听着,仔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