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女娲防御系统规划

- 收集到的能量会被存储在特制的能量容器中,这些容器采用了李博士团队研发的新型超导材料,能够高效地存储大量能量而几乎没有能量损耗。

2. **能量分配网络**

- 姬小凡设计了一个复杂的能量分配网络。这个网络就像人体的血管一样,将存储的能量分配到女娲防御系统的各个部分。

- 根据不同的需求,能量可以优先分配到受到威胁较大的区域。例如,当外层预警层发现某个方向有大规模的能量聚集,预示着可能的攻击时,能量会更多地分配到中层护盾的对应区域。

三、指挥与控制系统

1. **智能决策核心**

- 由姬小凡和李博士共同研发。这个智能决策核心采用了先进的人工智能算法,能够根据接收到的各种信息快速做出决策。

- 它会分析来袭威胁的类型、强度、速度等因素,然后决定是启动护盾防御、进行反击还是采取规避措施。例如,当面对一群小型高速的外星飞行器攻击时,决策核心可能会判断先启动护盾防御,然后再用高能粒子束武器进行反击。

2. **分布式指挥中心**

- 为了防止指挥中心被一次性摧毁,设计了多个分布式的指挥中心。这些指挥中心分布在地球不同的地理位置,并且通过量子加密通信网络相互连接。

- 每个指挥中心都能独立运行一部分女娲防御系统的功能,并且在必要时可以接管整个系统的指挥权。

四、与地球环境的融合

1. **生态保护机制**

- 在设计女娲防御系统时,考虑到对地球生态环境的保护。例如,能量护盾的设计要避免对地球的磁场和电离层产生过度干扰,以免影响地球上生物的生存环境。

- 反击武器的发射也需要遵循一定的轨道和规则,以减少对地球大气层和太空垃圾的影响。

2. **地球资源利用与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