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差点咬到舌头,“许少爷,是全要用青砖盖吗?”
许毅撑着胳膊倚在车耳朵上,闻言扭头,“嗯,用青砖的结实。”
妈呀,她这哪是避难,分明是给自己找个金主子啊。
和秋秋同样惊讶的还有清远县卖花灯的小贩。
往年二十个花灯得卖到后半夜,各位少爷小姐赏完了灯,才挑着喜欢的买一盏回去。最后还得剩下几盏。
他们打着哈哈伺候着,挣上几文窝囊费。
可今年!
预备的二十个花灯还没等天黑就卖完了!
不止一个商贩,这条街最少有十几个商贩都卖花灯,家家都这样。
买花灯的摊主紧急制作,手指在竹条上翻飞,额头沁汗,“啥情况啊,咋这些人来买?瞅这衣裳都是乡下人啊,乡下人也遇上财神爷了?”
对面的也不逞多让,现借了根竹子劈条,“还真叫你说对了,刚才在我这买灯的说,是一个小伙子带着好几个村里发财,这才有钱了。”
“听说姓许,和东市的财神爷好像是一个人。”
几人忙的乱糟糟,做出去一个卖出去一个。
买灯的都是三水村和张家村还有流民村的人。
从前光听说花灯花灯,谁舍得买。
今年托许毅的福,大伙有钱了也想见识见识县里的稀罕玩意。
-
俩儿子出去,带了个姑娘回来!
老大是个闷葫芦,见姑娘都不会说话。
难道是老二?
许娘连围裙都没摘急忙走出来,把要进门的许毅拉去一边说话。
“老二,咋回事啊,你咋带个姑娘回来?你要是对不起婉宁娘可饶不了你。”
许毅扶额,“娘你想哪去了,人是大哥捡的,刚好是个绣娘,我雇回来绣扇子了。”
“昂。”许娘扭头一看,姑娘长得秀气,穿的和大家小姐一样,俊呢。
她不多问,迎着几人进屋。
许毅把小兔子递给宋婉宁,“拿着玩,等女儿明年身体好了,我领你去县城看。”
他点燃灯芯,昏黄的烛光透过的兔子的色彩落在炕上,映出一个兔子模样的影子。
宋婉宁的心脏久久的不能平静。
欣喜,雀跃。
礼物不光是形式,更是一种惦念,他惦记着她,也记着她喜欢小兔。
刚一入夜,家家户户的门前就插上了花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