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大议国策

转过天,就是朝会,这次的朝会上可热闹了。勋贵这一大帮子人主张继续派大军进援交趾,文臣则以杨士奇为首坚决要求议和撤兵。

这时代的勋贵还没有被朱祁镇一波统统送掉人头,所以文武双方两大集团几乎势均力敌,甚至勋贵武将集团由于嗓门更大,刚开始吵架时隐隐还占据上风。

如果说勋贵武将吵架纯靠物理攻击的话,那文官们特别是言官们吵架那就多靠魔法攻击了,他们往往引经据典、旁征博引,管他有理没理,没理也能扯出三分歪道理来,常常把武将们驳得说不出话来。

场上一度十分混乱,就差要打起来了。

“陛下,臣另有本奏。”赵辉大声道。

大家终于静下来,想听听驸马今天要说些啥。

“臣以为我国物产丰隆,而缺金银。番夷愚笨不通匠作,却金银穴多……因此,臣以为,应当开放海禁,互通中外有无。”

赵辉这话刚一说完,刚刚还与勋贵们撕逼的言官们纷纷调转枪口,将赵辉批斗起来。

“这是高皇帝定下的祖制,祖制岂可违反?”

“一开海,倭寇必然大兴,沿海百姓还活不活了?”

“货物外贩,获利倍多,那我中国之物产都便宜了外夷,那我中国之民何以所用?不妥不妥。”

赵辉被文官们骂得狗血淋头,勋贵们从来还没见过文官们急得如此跳脚的,这反应,可比出兵交趾大多了。

张辅这时发言道:“先帝既已停罢下西洋,陛下仁孝,也未重开。开放海禁,允民间通商,起初可以只开一两处,设立市舶司,收取榷税(即商税),可补贴国用。”

赵辉连忙补上一脚:“正是如此,开海一年可有数十万贯进项,又免去了通贡时的薄来厚往,于国有益啊陛下。”

勋贵这时才发觉,张辅跟赵辉走一块去了。

他们这才想起,好像赵辉也是他们的人啊,论爵位,他是建平侯,论关系,他是皇亲国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