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如果带兵打过来,莫说这南京城了,从山东一直到长江边,大大小小几十座城,光是济南就不一定能打得下来。
朱高煦写信给宋琥,希望与他谋划一下,哪知道宋琥告诉朱高煦,自从赵辉来了后,各卫所调兵必须经过他同意,否则就以谋逆论处,招诸卫联合攻杀。
朱高煦瞬间就失去了最大的倚仗,城内没有兵力可以调动,来了都白来。
朱高煦待了几天,心境终于平和下来,便写了封态度软了许多的信给赵辉,大致意思是那天是本王太冲动了,希望你不计前嫌,有空来我府上请你喝酒。
写完便遣一亲信,送到赵辉府上。
那亲信是靖难时的旧人,那年在城外抢劫商民就有他的一份,骄横惯了,到了赵辉府上,大大咧咧道:“我家殿下有封信,要我亲自交给赵驸马。”
铁阁接待的他,心说:“赵驸马也是你叫的?”
铁阁微笑道:“给我吧,我亲自呈给我家都尉,我请都尉立即看了回信,您请稍坐。”
那人听了顿时觉得自己面子够大,竟然让赵辉当场就写回信,便笑道:“好说,好说。有劳这位小哥了。”
铁阁拿了朱高煦的信给赵辉,赵辉看也不看,用个更大的信封装起来,然后用火漆封上,命人送给京师的太子。
铁阁笑道:“来送信的,等着回呢,我看他横得很,爷不如治治他如何?”便将他的无礼行径说了。
赵辉来了兴趣,“也好。”
便刷刷几笔写了回信,用信封封好。
然后命人取来个精致的大匣子,外面封着四川的蜀锦面,据说还是宋朝的玩意。
又叫来搬来后院的磨盘一扇,足有八十多斤,放进了大匣子里。(大磨盘有上下两片,一片磨盘就是一扇)
差人搬给那送信的,把那大匣子直接往那人肩上一放。
铁阁再三叮嘱道:“瞧见这大匣子了没,宋朝的。里面的玩意更了不得,是个汉朝的陶器。是我家都尉送给汉王的礼物。你赶紧给扛回去,千万别换肩膀,一动就碎了。”
又把赵辉的回信给他塞衣服里,千叮咛万嘱咐这一路上可千万不能放下来,碎了就完了。
那亲信也是耿直的汉子,心说扛就扛着吧。
好家伙,从驸马府到汉王府,足有好几里地,他不敢放下来,又不敢换肩膀,八十斤就这么一路扛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