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鸾,你知道吗?”苏氏握着女儿的手,温柔道,“鸟雀在幼时,父母会一遍遍教导它们飞翔,待它们真正学会展翅高飞时便会离开父母,去寻找自己的伴侣,开始自己生活,这就如同你一样,你已经长大,也是时候离开我们,开始自己的新生活了。”
美妇人看着女儿的面容,谆谆教诲,“阿母希望阿鸾能如同鸿鹄般展翅高飞,勇敢去寻找自己的新生活。”
苏氏温言细语,谢钟情听后心口处鼓鼓胀胀,难言的温情在心中发酵,她嗓音略略喑哑,“可是阿母,女儿若不来陪你,你会不会很孤单……”
阿母能留在阿耶身边,其实也只是为了她而已,而如今她嫁了人,若不时常来母亲,母亲肯定很孤单的……
只要阿母心里未真正接纳阿耶,那在这个世界上,阿母只会挂念自己一人,她若不在身边,阿母的心,一定是寂寥空旷的……
苏氏听出了女儿的意思,她神色更加温和,“虽阿母也会想念你,但亦知晓你需要独立生活,阿母不能成为你走出家门的阻碍……”
“阿母才不是呢……”谢钟情嘟喃。
“可你现在就是在告诉阿母,你飞不远都是因为我……”
小女郎敛眸,“并不是……”
“那就试着放下我,”苏氏轻轻摸摸女儿的发髻,“阿鸾,你已经成婚了,该多多关注些夫婿和舅姑。”
时代不一样,时下外嫁女不宜时时回母家,她也是为女儿好,不想女儿落人口实。
见母亲面有隐忧,谢钟情到嘴边的话咽下了,她挨着母亲道:“女儿明白了,女儿谨记阿母的教诲。”
她就不信,等她以后回来时,阿母还能不让她进门。
见女儿乖乖答应了,苏氏脸上露出点点欣慰,“你明白就好,最后,阿母希望你能够记住,无论阿鸾走到哪儿,无论你遇到何困难,谢氏都会一直支持你,鼓励你,帮助你,我与你阿耶阿兄是你永远的后盾,永远的家。”
谢钟情抱着阿母,用鼻音嗯了声。
母女俩说了点悄悄话,眼看到午膳时间,一家人团团圆圆用过膳,谢钟情又去看望重身的崔氏,直到下午才回王氏府邸。
......
新婚夫妻俩感情浓厚,王政几乎是一有时间就陪在小妻子身边。
在一日休沐日时,王政说要带上谢钟情去瓦官寺还愿。
“还愿?”
谢钟情瞧着面前的白衣男子,疑惑道:“你在庙里许了愿?”
王政赧然点头,“然,若非如此,恐政也无法与阿鸾喜结良缘……”
谢钟情听后嗔了人一眼,挨过去抱着他胳膊,娇声问:“那你是何时许下的愿?在我与庾氏退婚前还是退婚后?”
王政俊美的玉面上爬上抹红云,目有躲闪,“更早……”
“嗯?”谢钟情倏地抬眼看他,“更早?”
郎君不好意思地道:“在庾五郎回京前……”
谢钟情惊了。
那意思就是说,在她十二三岁的时候,景烨已经在佛前许愿要娶她了……
小女郎双颊也红了,像是含了蜜,甜蜜又开心,口上却说:“讨厌,那时我还那么小……”
王政摸摸鼻子,“也不算小吧,普通人家也都是十三四岁嫁人的……”
那自然要再提前一些时候相看人家,十二三岁恰好。
“所以,你那个时候便已中意我了?”谢钟情又问。
“然。”王政点头,“只是那时并未意识到非卿不可,后来才发现,若我妻不是阿鸾,那我宁可不娶……”
好好好,谢钟情算是发现了,王政他就是情话信手拈来啊!还以为他多正经呢!
看错你了。
不过,这话她听着也确实舒心。
谢钟情又欢欢喜喜抱着人胳膊私语一番。
打定主意要去瓦官寺,王氏家仆立即备好马车,前往花露岗。
盛夏时节,骄阳似火,二人一路坐车到花露岗,下车后边走边玩,王政和谢钟情手牵手,沿着蜿蜒的山路缓缓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