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王氏命薄,没多久就撒手人寰了。
这时,阿姨就看到了希望,想仰仗自己也生了儿子,一举谋得正室之位。
因而,谢瑗就成了夏氏争宠的工具,逼他使劲学文超越谢环那都是小事,甚至还有让他泡在井水里感染风寒,以此换来父亲的目光等诸如此类之事,数不胜数。
儿时的谢瑗对夏氏是惧怕的,在他的印象里,夏氏从来都是面目狰狞的。
但就是这么个对亲子心狠手辣的女人,在面对父亲,面对外人,她永远都端着得体和善的微笑。
可谁又知道那个对外温婉的女子,背后会是这般的阴暗呢?
只有他知晓。
偏偏,后来突然多出来个苏氏,吸引走了父亲的目光。
阿姨从那开始,对他更为严厉苛责。
后来,有一次苏氏发现了阿姨的所作所为,在父亲要将三个阿姨送走时,苏氏主动让三个子女留下。
他也是那时才摆脱了夏氏的掌控。
其实夏氏去了别庄也从未死心过,之前阿鸾去别庄时,就险些遭遇暗杀,是他觉察到夏氏的心思,提剑拼死将那些人拦下,没让阿鸾受伤。
但他也明白,这事若是让父亲知晓,阿姨必死无疑。
孝字压头,作为孩子,那次他为生母心软一次,隐瞒了这事,一口咬定为意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而这次……
谢瑗眉目下沉。
没想到阿姨身边竟多了个会武善毒的高手……
谢瑗目光一转,看着身旁酣睡的女郎,他眼尾微扬,好在阿鸾无事。
苏氏这人始终都是平静冷淡的,为人处世公正严明,从未苛待父亲的子女,阿鸾有的他们都有,到婚嫁年纪,苏氏也会为他们精挑细选相看人家,只是不大亲热。
可作为嫡母,她已经很合格了。
何况,阿鸾更加无辜。
想起小女郎刚刚学会走路说话那会儿,屁颠颠跟在他身后,奶声奶气叫“二兄”,谢瑗再冷硬的心肠,也被这个满是童真的小妹柔化了。
看着一无所知的小妹,谢瑗神色逐渐放柔,他不会让阿鸾遭此毒手的。
回到谢府,夜色已深,谢钟情被谢瑗叫醒,下车后,谢瑗将人送到苏氏的清风苑。
苏氏见他们连夜回来也没多意外,向女儿问了几句,知道那三人过得好,她便让女儿回房休息了。
谢瑗离去前对苏氏道:“母亲,往后不必让阿鸾去别庄了,若是有什么,孩儿也可代劳。”
苏氏一愣,思索着看着谢瑗,见他脸上冷淡中多了些严肃。
想到儿时谢瑗的遭遇,那个夏氏……
有些话不必挑明,苏氏也想到了。
她当即惊出一身冷汗,后怕地张了张嘴,想到刚刚见到的女儿并无不妥,才又放下心,对谢瑗道:“我明白了,多谢二郎一路照顾阿鸾了。”
谢瑗拱手:“母亲客气,孩儿应该的。”
随后谢瑗又道:“母亲不必忧心阿姨们,我们皆已长大,自会照顾好她们的,可况大人未曾苛待了她们,那边的生活不比府里差。”
“我明白了,多谢二郎提点。”
可不是嘛,三个子女都长那么大了,他们怎么可能让自己生母过得凄苦?
知道苏氏想明白了,谢瑗道了句:“夜深了,母亲早些歇息,孩儿告退。”
苏氏轻轻颔首。
等谢瑗的身影消失,有一个仆人走了过来,在苏氏耳边道:“女君,二郎君一直护着女郎,夏氏未得手。”
苏氏听后轻轻笑了,“还有心思害人,看来也不需要我担心了。”
原本她还心怀愧疚,知道她们不想见她,就让女儿代她瞧一眼,若有什么缺的,给她们送去,哪知夏氏这么多年还未死心呢。
好在阿鸾没什么事。
此后,苏氏也不必烂好心了,人都是自私的,她得为自己女儿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