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康。
元日过后,冰雪融化,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时,建康城内仍有些余雪。
上元节又是一个热闹的节日,在今日,大晋的习俗是吃豆粥,祭蚕神,迎紫姑,看燃灯等等。
谢钟情与阿母阿姒一起熬了豆粥祭蚕神后,开始欢喜等待今日夜幕降临,她已经等不及要和景烨外兄去看灯会了!
夜幕始落,华灯初上。
谢钟情身着银红色广袖襦裙,臻首娥眉,巧笑倩兮,在灯火下整个人散发着别人的光彩,耀眼而夺目。
小女郎带着几个仆婢,正翘首以盼,没一会儿子,迎面走来个白衣的俊美郎君。
郎君雅儒端方,步伐轻盈,白衣玉冠,似那仙人下凡,身后是数名仆人。
待人走近,见郎君面容轮廓分明,俊美无双,眼神中透着温和的星光。
“景烨外兄!”
谢钟情欣喜唤道。
王政来到宅门处,与谢钟情的目光交汇,他轻轻勾唇一笑,“抱歉,让阿鸾久等了。”
谢钟情摇头,“无事,我也刚出来。”
随后小女郎欢欢喜喜主动牵上郎君的大手,带着点娇憨道:“景烨外兄,我们快去看灯会吧。”
王政含笑点头,“善。”
二人手牵手,一同往热闹繁华的列肆走去,路过街坊时,偶见有人家正在厕或猪圈边迎紫姑。
“人戴兽面,男为女服,倡优杂技,诡庄异形。”
今夜,建康城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氛围中,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人们戴着各种兽形面具,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的世界。
有男人们身着女装,有的扮成娇艳的女子,有的则扮成滑稽的小丑搞怪唱跳,引得众人捧腹大笑。
街头巷尾,杂耍艺人各显神通,他们有的表演惊险的杂技,有的展示神奇的魔术,还有的吹奏着欢快的乐曲,让人们流连忘返。
猜灯谜的摊位前更是人头攒动,大家绞尽脑汁,试图猜出那些巧妙的谜语,猜对的人欢呼雀跃,猜错的人也不气馁,继续挑战下一个灯谜。
站在火树银花下,谢钟情难掩激动,目光落到那带着兽形面具的男男女女身上,对身边之人道:“景烨外兄,我们也去买个面具吧!”
“成。”王政依着她。
二人到一个小摊贩面前,谢钟情满眼新奇,挑挑选选了许久,终于给自己挑了个狐狸面具,给王政挑了个虎头面具。
仆人付了钱,谢钟情自己戴上狐狸面具,再踮着脚给王政戴上虎头面具。
王政始终含笑,弯下腰配合她的动作,他的眼神中满是宠溺,仿佛谢钟情是他最珍贵的宝贝。
戴上面具的二人相视一笑,谢钟情可以看到面具下的郎君,眼眸明亮如星,熠熠生辉。
目光交汇,时间似乎在这一刻静止,此时此刻,他们心中只有彼此,没有任何的烦恼和忧虑,二人之间的温情如同火焰一般燃烧着,照亮了彼此的心灵。
即便戴上了面具,依旧可从身形和气度上看出面前之人的不凡,诠释了什么叫鹤立鸡群。
谢钟情对自己的未婚夫越看越喜欢。
王政伸出手,轻柔为谢钟情将狐狸面具戴正,谢钟情感受着未婚夫的温柔,心中升起雀跃。
他们身体渐渐靠近,谢钟情能清晰闻到他身上散发出来奇楠沉香的气息,清新,淡雅。
有那么一瞬间,谢钟情好想投入他怀抱里,蹭蹭他胸膛,好在理智告诉他此地人多眼杂,不可逾礼。
罢了,还是牵牵手吧。
她正要去牵上人,耳边却传来两个声音——
“钟情姐姐!”
“钟情姐姐!”
谢钟情与王政一愣,回头,见两个面容一致的少年快步向二人走来。
崔琅状似无意挤过来,将气氛温馨的二人隔开,他笑意温柔对谢钟情道,“钟情姐姐!好巧!”
崔琊也欢喜点头,“是啊,未曾想到还能在此遇到钟情姐姐,小弟甚是欢喜!”
谢钟情:“……”
没眼见的东西。
此时小女郎只觉心里堵着口气无处发泄。
而王政却不以为意,依旧是方才的温润,对两个小少年道:“崔六郎,崔七郎,好巧!你们也来看灯会?”
“对!真是巧极了!”双生子一齐点头。
他们白日还闷闷不乐,为没借口邀约谢钟情而烦恼呢,好在让仆人守了许久,总算赶上了,嘿嘿。
有我们在,王四郎你别想趁机对钟情姐姐动手动脚。
崔琅睁着一双大大的明眸,温良无害道:“如此也是缘分,不若我们一同看灯会?”
王政欣然同意,“善。”
“甚好!”崔琅脸上的笑意更深,转而又带着点忧虑道,“王四郎可是觉得我们打扰了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