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们能从中得到多少好处?”

谷铭伸出一根手指。

“一成。”

“一成?”那人皱了皱眉,“未免少了些。”

谷铭笑道。

“一成不少了。这可是正经买卖,细水长流,可比你们担惊受怕地走私要强得多。况且,以后这燕郡的盐运,都由你们负责,这其中的好处,难道只是一成?”

那人目光闪烁,似有所动。

谷铭又道:“诸位若是答应,便随我回城,共商大计。若是还不愿意,那便请自便。”

说罢,他便转身欲走。

为首那人见状,连忙喊道。

“大人且慢!我等愿意追随大人!”

谷铭看似漫不经心地扫视了一圈。

令刚刚答应效力的众人下意识地挺了挺腰板。

谷铭微微一笑,却带着几分试探。

“诸位常年走私盐业,可知如今这制盐之法为何?”

众人对视一眼,为首的汉子皱了皱眉,答道。

“大人所指,莫不是熬海煮盐?”

“嗯,说得不错。”

谷铭微微颔首,随即扬了扬手。

“如此,你们可曾听闻过晒盐之法?”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露出讶异的神情。

有人低声嘀咕。

“晒盐?这……还真没听说过,这盐怎么晒得?”

为首的汉子脸色微沉,谨慎问道。

“大人,晒盐之法是何意?难不成还能凭空生盐不成?”

谷铭朗声一笑。

“不错,晒盐之法便是藉助日光蒸发海水,而得白盐。既省人力,又能减少所耗柴薪,若能施行开来,则产量成倍提高,成本大幅降低。”

说到这里,他步伐轻移,目光深沉地扫过众人。

“若盐价因此下调,百姓利之;更何况盐价低廉,盐的需求只会只增不减。这一来,官府与诸位的收益又何尝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