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的冬天过得很快,整个冬天连一场大雪都没有,只下过几场小雪。
张亮开始忙碌了起来,在江州城外一连修建了五个学院建筑。
张亮知道,有些学院现在可能会用不到,但张亮的想法是先建起来,等日后一旦所需,直接拿来用。
这一下子,可忙坏了这几个郡的那些工匠们。这些工匠们虽然累,但是却十分开心。原因无他,张亮给出的报酬实在太丰厚了。
但张亮不在乎,这些钱只是当初,在豫州劫掠的所有财产的十分之一而已。
但是随着工程的不断继续,出现了一些负面影响。
原巴郡太守赵部,现在成了统帅府从事,赵谦不在时,他专门负责张亮手下各郡的政务。
三个月后,赵部就找上了张亮:“主公,随着我们统帅府不断的钱财流出。
这些工匠们并没有把钱藏在家里,而是不断的在市场上购买物品。
这三个月来,市场物价已经上涨了近一倍了,所有人都在怨声载道。如果再这么继续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张亮不咸不淡的问道:“赵从事,你说说,主要是哪些物品上涨最厉害?”
赵部想也没想,脱口而出:“粮食上涨最厉害,然后是丝绸。”
张亮冷笑道:“农民们都讲究男耕女织,也就是说这两个上涨最厉害的,恰恰是农民们生产的。
也就是说,农民在这次物品上涨中,非但没有受到冲击,反而是得利的一方。对吗?”
赵部脸色有点难看的点了点头。
张亮看到赵部的反应后,继续说道:“这些钱财,全是从工匠手里流出的,也就是说,工人也没有受到冲击,反而,他们才是这次事件的始作俑者。
那么,谁受到了伤害?世家地主们?不可能吧!土地大半掌握在他们手里,他们也是受利的一方。”
张亮喝了口茶,顿了顿,看着赵部继续说道:“那就最后只剩下商人了,可是,据我所知,这三个月商人们卖出的物品,比以前三年都多。
这群商人这三个月来,可是赚的盆满钵满的。还有官府,这三个月的税收,可是收了不少钱啊!
那么,赵从事,你告诉我,士农工商,这三个月全都赚了,到底是谁在怨声载道啊?”
赵部“噗通”一声,瘫坐在地上,面如死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