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汉代兵制

张亮摇了摇头,把这些想法抛在脑后。

然后看向大家说:“这次消灭了县里两个什的官兵,他们肯定会来报复我们。我们要做好万全的打算。”

张虎在一旁不屑的说道:“县城一共就一个队(五个什)的官兵,今天咱们解决了两个什的官兵,他们还剩下三个什的官兵。他们还有县城要守,哪还有人来对付我们啊。”

张亮:“……”

怎么回事?县城里一共才五个什的官兵,这要有人造反怎么办,这点人根本不够看的啊!

看到张亮不懂,其他人也没什么奇怪的,毕竟是个十三岁的孩子嘛。打仗有点头脑没问题,可是如果啥事都知道的话,你可就太妖孽了。

大家伙也都找到了自己的存在感,把自己知道的一股脑全都说了出来,张亮也听明白了。

原来颍川郡 有17个县,郡守在阳翟县(今河南禹州)城里。

除了阳翟县外还有阳城、轮氏、郏县、父城、颍阳、襄城、昆阳、舞阳、定陵、郾县、临颍、颍阴、许县、新汲、鄢陵、长社这十六个县。

而汉代的兵制是以二与五的倍数来计算的。

最基础的单位为伍,每五个人有一个伍长;

两个伍为什,每十个人有一个什长;

五什为队,每五十个人有一个队率;

两个队为一屯,每一百人有一个屯长;

两个屯为一个曲,每两百人有一个军侯;

两个曲成一部,每四百人有一个军司马。

通常每五个部为一个营,即为一独立的作战单位,通常统军者乃将军或是校尉。

整个汉王朝除了边塞县城分布3000——5000不等的兵力外。内地郡县的的郡国兵其实不多。

就拿颍川郡来说,整个颍川郡一共有一个营(2000人)的官兵。一个郡还不如边塞一个县兵力多。

郡守治所阳翟县有两个部(800人)的官兵,一部(400人)防守,一部(400人)机动,两部轮番交替。剩下三个部(1200人)的官兵分布在其他16个县,根据县城大小分别分布一个屯(100人)或一个队(50人)的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