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坐皇帝正德动真情 立皇帝刘瑾拘天牢(三)

正德皇帝朱厚照 真应畏 1180 字 23小时前

“先生放心吧。经过这件事,咱家想到张永挂帅出征,虽然没有真刀真枪打仗,可大将出征也威风凛凛,咱家也想通了。当初我们八虎情同手足,在东宫陪太子,整天提心吊胆。怕先帝爷加罪,怕太后加罪,怕小人造谣生非,怕太子生气。那日子容易吗?万岁爷做太子时十分顽皮,整天价想方设法捉弄我们八人,他的办法层出不穷,说也说不完。”

刘瑾嘴角绽出笑容,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只是那笑容显得有点凄凉。

“我们八人是万岁爷亲自调教的,能活到今天太不容易了,何况一个个混得这么好?我到底还计较什么呢?张永年纪最小,比咱家小二十岁,他将我们七人全都当哥哥,我们也拿他当弟弟,有什么好东西都让着他,几个人就像一家人似的。”

张文冕悬着的一颗心才放下来。

“相爷想通就好,现在与他和好正是时候。”

“咱家年过花甲,还能活几年呢?再过一年半载,求万岁爷让咱家退下来,过几年清静日子。咱家说服马永成、谷大用俩也退下来,老哥们凑在一块儿喝喝酒,看看戏,摆长龙阵叨唠陈年往事,再也不问政事。”

“这才是富贵已极的盛事。当年裴度在洛阳有个九老会,白居易晚年也与几个致仕老人集会,吟诗作赋,宋朝的富弼也聚集过九老会。那时候,学生就给你们做个小跟班。”

“张先生说啥呢?先生屈才在咱家这儿虚掷数年。咱家退下来,先生正好做官,才不至于辱没先生大才。”

张文冕笑道:

“学生不过是只小苍蝇,附于翼尾以致千里。能轰轰烈烈做这么多大事业,全是相爷厚爱。相爷退下来,学生还有什么事业可言?”

“以后再说吧。咱家想起一事,丘聚在南京虽说过得去,毕竟太孤单,咱家明天奏明万岁爷,将他调回来。唉,这把年纪了,现在才懂点人情世事,说来真的好笑。”

张永到城外接到圣旨,献俘改在两天后。他觉得不对劲。

逮住反王是何等大事,献俘怎会随意改期?

他想肯定是刘瑾的鬼点子,所以没有征求正德同意,就领着将士进城。

这么一来,刘瑾也没辙,只得将刘景祥的出殡日期推后,安排仪式接受献俘了。

然而比较仓促,原来必须在午门前举办的献俘仪式,正德见准备不充分,他又没有好心情,就改在东华门。

正德穿上武弁服,黄金锁子甲,高高坐在御座上接受献俘,两旁分列文武百官。

协律郎奏起《天眷皇明之曲》和《安抚天下曲》。

曲终,张永率将士上前奏报擒拿安化王、平定叛乱的喜讯。

众官歌功颂德后,正德下旨将安化王交给宗人府发落,何锦等人交刑部。

仪式结束,正德回宫。

当晚在豹房为张永洗尘接风。

正德身边的三教九流全都参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