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白龙渔服正德坐牢 狐假虎威刘瑾勒索(五)

圣旨说他断案不公,可在江西地面上他没有办过案。

他知道宁王是不能得罪的。

而大的案件差不多跟宁王都有关,他干脆连小案也不办,让宁王放心地知道他不理事。

正在他想如何回答时,胡世宁忽抬起头说:

“他没有行贿刘瑾,便是罪。”

正德吃了一惊。

“你还没醉?”

“没醉能说这话吗?”

正德知道刘瑾敲诈勒索,但他不会因此拿刘瑾问罪。

相反,倘若刘瑾将功夫用在笼络人心上,他早就将他换下来了。

他将大权交给他,哪容许他收买人心呢?刘瑾虽敲诈勒索,可办起事来一套一套的。

正德开始任用刘瑾,还担心给他的权力太大。

自从刘瑾着手整顿边关军务,上报的数字触目惊心,他才意识到贪腐成风,大半因制度漏洞造成的。

而制定制度的,又是贪腐的人。

他们制定的制度,有些就是为了更方便贪腐。大明朝这棵大树上遍布蛀虫,大都啃食到内心了。

正德深知许多弊政积重难返,若非大刀阔斧,无法从根本上铲除。可革除弊政,动辄损害权贵的利益。他绝不能出面与权贵对着干,否则将他们全得罪了,皇帝他也当不成的。

他只能将皇帝的权力交给信得过的人,叫他去冲锋陷阵。

正德身边除刘瑾外,还没有一个能把住大局的人。

正德既不相信宦官集团,也不会相信文官集团。

他只要拨乱反正,只要将种种弊政连根铲除。

拨乱反正如火如荼,风行雷厉,紧要关头他必须全力支持刘瑾,不管听到什么话,他也绝不会改变主意。

心慈治不好国,最终还祸害天下。

谁能猜到他内心深处的想法呢?

一个十五六岁的孩子,已表现出极高的政治天赋,从他后来的所作所为看,称他为一代英主并不为过。

他的确贪玩,可他的曾祖宣宗皇帝不也贪玩吗?

宣宗的雅号“蟋蟀皇帝”岂是白叫的?可宣宗就被誉为一代英主。

胡世宁说完又趴在桌上,吴廷举说:

“刘瑾残害百官,罪该万死。”

他只是笑笑。

百官已烂透了,刘瑾在切割腐肉,在给大明朝更换生机。

可在胡世宁与吴廷举这等腐儒眼里,却是残害百官。

他们不明白,现如今不残害百官就会残百姓。

但他不与他们计较,也不会听他们的。

作为皇帝,为大明江山,他得横下心来。

张永自从拜蒋老头做干爹后认得好多大道理。

他深知刘瑾圣眷未衰,怕这些人得罪刘瑾,再次倒霉。

他忙接着吴廷举的话茬说:

“刘瑾是万岁爷信赖的人,你们喝醉了,不要因为刘瑾得罪你们就胡说八道。”

这些人都是一点就透的人,朝臣跟八虎斗,没有讨到半点便宜,还损兵折将,他们也知道不是扳倒刘瑾的时候。

胡世宁的弹劾的确使得他们动一时之忿,张永一句话又让他们清醒过来,连陆完也不敢趁机向正德讨人情了。

正德看着吴廷举笑道:

“谁摊上你这么一个副手都要倒霉,朕看那知府是个坏官,就贬他做县令,你来接他的位子,杨玮做你的同知,朕得给杨玮一个找你报仇的机会。”

杨玮喜得手舞足蹈,忙趴在地上叩头谢恩。

吴廷举没想到正德会来这一手,他看看正德,又看看喜形于色的杨玮,心想自己没完没了找碴子跟他吵嘴,当上知府后,大概也没有安静的日子了。

张永推他一把说:

“还不快快谢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