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贾琏继续开炮,炮炮打自己。
“你问为什么我们和士大夫合作,说这是自掘坟墓。
这话没错,可是掘墓都不用等他们动手,我们自己就在给自己挖坟墓呀。
今上继位之前,从嘉祥二十五年开始的皇子争储,先后倒了义忠亲王和他舅舅前缮国公石秉泰、前保龄侯我的那位好舅祖父、忠献亲王和前彭城侯,这三人哪个不是勋贵中的领袖。
缮国公府是太祖元从,乡党出身,两代国公先后辅佐太祖、天佑帝和上皇,长期担任枢密院枢密使,是我们勋贵的代表,他一倒,镇国公府和修国公府就重新效忠上皇,效忠义忠亲王的元从系就此倒戈。
保龄侯府是江南士人出身,当初与贾王薛三家先祖一同参与了江南起义,事败后逃奔太祖,得到重用,在太祖平江南中四家出力极大,自此发达,以至于保龄侯在国朝初年做了文臣之首,何其显耀。
可到了我祖母的那位兄弟袭爵,事情就坏了。要我说这天下事坏就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八个大字上。
第二任保龄侯是勋贵的底子,士人的心肝。在国朝三方势力中左右摇摆,助上皇干掉缮国公,这时的他是揣着士人的心,在上皇的示意和文官的支持下决意扳倒缮国公,让其下台。可是事情很快超出了他的预料,缮国公不仅倒了,台谏们还给他定了死罪,幽禁在府期间人死了,事情大条了。义忠亲王发了疯,当时太子党在之后一年里对这位保龄侯下了死手,群起而攻之。
于是这位干倒了武勋第一人的保龄侯还没高兴多久,就在府忧惧而死,恐怕死时对这件事后悔至极。事实上,我们有很多证据显示,在一年多的时间保龄侯多次进宫以及在家举行文会,向当初支持过他的上皇和文官集团寻求过帮助。
而当时的上皇.......呵,他从没想过,上皇不愿看到一位手握太子、已经威胁皇权的武家勋贵存在,自然也不会允许一个出身勋贵又在士人中有威望的首辅出现。
要知道当时的京营还在我伯父宁国公的控制之下,宁荣国公府是一体的,他史家和我贾家穿的一条裤子,姻亲关系下谁会愿意一个这样的首辅出现?当他干掉缮国公的那一刻,这个国家的秩序就有了崩溃的可能,而仅仅只是这种可能就足以让所有人干掉他了。
当然啦,他的死是值得的,上皇不仅让他长子不降等袭爵,还让次子也封了侯,一门两侯何其显赫?
而在他死后不久,太子党也倒了,毕竟当时太子党围攻他时展现的力量也让上皇忌惮不已啊,尽管其他人都站在一旁冷眼看。
而且说不定上皇心里也对太子心里对他弄死他舅舅而心怀不满的可能充满猜忌吧。
你说保龄侯这算不算自掘坟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