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铁树银花

庙会第二日。

余易欢天喜地的拉着余凡往外走,因为今日会有人在那条跳波江旁,散打铁花。

余凡拗不过余易,便跟着少年去往江边。

此刻江边的大片空地上,已经搭起一个丈余高的二层八角大棚,气势恢宏,此谓“花棚”。

花棚顶上铺一层新鲜的柳树枝,树枝上绑满各种烟花、鞭炮、起火,好不壮观。

花棚顶部正中竖起一个丈余高的杆子,称为“老杆”。

老杆顶上也绑上长挂鞭炮、大型烟花,称为“设彩"。所谓中彩,即一棒击中老杆,点燃最高处的烟花和长鞭,当场报出姓名,奖励钱财,十分荣耀。

余易伸着脖子,说道:“不知道今年马叔会不会中彩。”

不同于余易的锦衣,一位身穿麻衣的黝黑少年,蹦蹦跳跳的赶来。

周围同样围满了村民,一位瘦黑少年此时撇着嘴昂首挺胸,四处张望。

旁边一驼背老头,笑着喊话:“马成,今年你爷爷又要威风喽!”

本就昂首挺胸的瘦黑少年先是使劲伸了伸脖子,然后灿烂一笑。

“那是,我爷爷今年肯定还能中彩!”

瘦黑少年叫马成,爹娘双亡,成子是爷爷马老汉一手拉扯大的。

马老汉是村子里有名的打铁花师傅,一对柳棒甩的虎虎生风,接连中彩七年,名扬三乡。

许多汉子都来请教马老汉这一门打花的手艺,可惜无一人能超过马老汉。

马成习惯性的撇撇嘴,使劲踮着脚张望。

余易与马成对视一眼,马成挑衅似的轻哼一声,转而移开目光。

余易对于马成的嘲讽毫不在意,只是轻眨眼睛。

余易始终不明白这位同龄的少年,为何不愿意与自己玩。

马成终于在一群汉子中,找到了一位满脸褶子的矮小老汉。

马成使劲挤过人群,喊道:“爷爷,爷爷!这呢。”

满脸褶子的矮小老汉一把拉过马成,一张老脸笑的开花,褶子都皱成一团。

马老汉只是一只手拉着成子的胳膊,另一只充满褶皱的老手伸进衣兜,给少年偷着塞了一把蜜饯。

马老汉附在孙子的耳边,说道:“吃去,吃去!”

随即一声响锣,汉子们皆是起身,一条长长的队伍开始躁动,马老汉叮嘱少年几句之后,也很快加入队伍。

马成神色傲气,扬起脑袋。

这位出身贫寒的少年,似乎只有在每年的今天,才会扬眉吐气。

工匠已经到老君庙和火神庙上贡完祭品,一条长长队伍抬着老君像,一路吹吹打打、鸣放鞭炮,马老汉就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