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里的桂花开了,细碎的金黄花瓣在微风中轻轻颤动,馥郁的甜香弥漫在整个林府。苏瑶站在回廊下,仰头望着那满树繁花,暖烘烘的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在她脸上,光影斑驳。她抬手轻轻折下一小枝桂花,放在鼻尖轻嗅,嘴角不自觉地上扬,眼中满是温柔。
“母亲,母亲!”稚嫩的童声从远处传来,苏瑶闻声转身,只见儿子林轩和女儿林悦像两只欢快的小鹿,蹦蹦跳跳地朝她跑来。林轩今年八岁,身形伶俐,眉眼间透着和林羽年轻时一样的英气;林悦比哥哥小两岁,粉雕玉琢的脸蛋上嵌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笑起来还有两个甜甜的酒窝。
“慢点跑,别摔着了。”苏瑶笑着叮嘱道,张开双臂迎接两个孩子。林轩率先跑到她身边,拉住她的手,兴奋地说:“母亲,我今天又学会了一首新的诗词,爹爹说等我背熟了,就教我练剑呢!”林悦也不甘示弱,举起手中的绣帕,“母亲你看,这是我跟着绣娘学绣的小花,好看吗?”
苏瑶接过绣帕,仔细端详着那歪歪扭扭却充满童趣的刺绣,夸奖道:“悦儿真厉害,这小花绣得可真漂亮。轩儿,那你快背背新学的诗词,让母亲听听。”林轩清了清嗓子,奶声奶气地背诵起来:“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苏瑶听着,眼中满是欣慰,摸了摸林轩的头说:“轩儿背得真好,这首诗描绘的意境可真美,就像咱们现在看到的这满院桂花一样。”一家人正说着话,林羽从前厅回来,看到这温馨的一幕,眼中也染上了笑意。
“爹!”两个孩子看到林羽,立刻欢呼着跑了过去。林羽一把将林悦抱起来,又拍了拍林轩的肩膀,“今天有没有听母亲的话?”“有!”两个孩子异口同声地回答。
苏瑶走上前,为林羽整理了一下有些凌乱的衣袖,轻声问道:“今日朝堂上可还顺利?”林羽微微皱眉,叹了口气说:“边境又有些不安分了,邻国在边境频繁调动兵力,朝堂上对于是否要主动出击争论不休。”
苏瑶心中一紧,她想起多年前林羽出征的情景,那种担惊受怕的滋味至今难忘。她下意识地抓住林羽的手,“那陛下可有定论?”林羽摇了摇头,“还没有,此事关系重大,陛下也在权衡利弊。”
晚上,苏瑶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她望着窗外洒进的月光,脑海中全是林羽可能再次出征的画面。林羽察觉到她的异样,轻轻握住她的手,“瑶儿,别担心,我会没事的。”苏瑶转过身,靠在林羽怀里,“我只是害怕,害怕你又要去冒险。”林羽轻轻拍着她的背,安慰道:“不会的,这次情况还不明朗,不一定会派我出征。就算真的要去,我也一定会平安归来。”
接下来的日子里,朝堂上的局势愈发紧张。林羽每天早出晚归,回来后也是一脸疲惫。苏瑶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一边照顾着两个孩子,一边留意着朝堂上的消息。
这日,苏瑶正在花园里教林悦画画,灵儿匆匆跑来,神色慌张。“夫人,不好了,听说陛下已经决定派兵出征,老爷被任命为监军!”苏瑶手中的画笔猛地一颤,颜料在画纸上晕染开来,她愣了片刻,才缓缓开口:“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苏瑶强忍着心中的慌乱,安抚好林悦,让她去找哥哥玩。她独自一人回到房间,坐在梳妆台前,看着镜子中略显憔悴的自己,心中五味杂陈。她知道,林羽这一去,生死难料,但她也明白,林羽身为朝廷官员,保家卫国是他的责任。
林羽回到家时,看到苏瑶坐在床边发呆,心中一阵刺痛。他走到苏瑶身边,坐下后将她轻轻拥入怀中,“瑶儿,我……”苏瑶抬起头,看着他的眼睛,“我都知道了,我不怪你,只是你一定要答应我,平安回来。”林羽重重地点了点头,“我答应你,等我回来,我们一家人再一起去郊外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