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会议结束

私人科研的新技术,如果不申请专利保护,直接“上交”给联邦。

联邦会给予相应的奖励。

而研发的新技术若“不上交”,直接拿来用于商业盈利。

一般而言,多数都会比联邦给予奖励中的货币奖励要超出许多。

但这样就没有公民权限的奖励,也没有其他的奖励福利,甚至隐性的信用点奖励。

其中的得失,需要当事人自己来判定、选择。

谢建铭没有第一时间去看信息投影,而是立即站起身,对夏启慎重地鞠了一躬,哽咽道:

“裁决官先生,非常感谢!真的……非常感谢……”

没有人知道,在此之前他们这些高层到底是有多么的绝望。

耗费自己半生心血所创造的公司,遭遇了严重破产危机,但他们却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高楼崩塌”。

那种深深的无力感完全能让人精神崩溃。

有一点需要点明。

即便是同一个技术,向联邦申请技术支援所支付的购买费用,远比向私人购买的授权费用,要便宜的多。

这对谢建铭几人本就资金吃紧的公司,的确就是雪中送炭般的帮助。

夏启如果选择私人授权,是可以做到利益最大化——有定期的商业专利权。

直白点说,也就是以后几十年每年,夏启都将会有一大笔的专利费。

看联邦刚刚的智能判定——战略技术商用,赚大钱是一定的。

这几乎就算是锁定了超巨量的消费点,常人几十辈子都可以锦衣玉食。

过滤器“绿碳”专利的发明者只有夏启一个人。

这与平常的专利团队十几、几十人一起瓜分专利费可不一样。

但夏启若是选择这样做的话,那原本就资金短缺的普力特就真的要破产了。

坐在上首的夏启坦然承受了谢建铭的这一礼。

看到一位中年大叔哭哭啼啼的样子,夏启感到有些唏嘘。

等谢建铭的激动情绪稍显平静,轻敲了桌缘,有意嘱咐道:

“谢先生,这个方法只能应对工业污染,你们的产品才是你们应该慎重应对的……”

“谢谢您的提醒,我们一定会重视!”

谢建铭不知道身份低微的他,能对高高在上的裁决官有什么帮助,人也有些嘴笨,只能干巴巴地说着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