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母站在病房一角,目光在秋婵与怀中婴儿之间来回游移。
就在这时,一个念头如闪电般划过杨母的脑海,令她自己都不禁打了个寒颤。
如今孩子已经顺利出生,知晓这个孩子身世的,世上唯有她和文博两人。
想起昏迷不醒的文博,杨母的眼神变得复杂起来。
如果文博就此一睡不醒,那么这个秘密是不是就会永远被深埋,再也无人知晓?
这个想法一旦出现,便在她心中疯狂生长。杨母的心跳陡然加快,她下意识地抱紧了怀中的孩子,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绝。
她环顾四周,生怕有人看穿她内心的想法。
此时的病房里,除了秋婵走路痛苦呼吸声,便是仪器发出的单调声响,却好似有无数双眼睛在黑暗中窥视着她。
杨母的手心沁出了冷汗,她开始在心里盘算着,如果真的走到那一步,自己该如何应对,如何让这个秘密永远石沉大海 。
不得不说,血缘的纽带有时会让人心思莫名相通,文博和杨母这对母子便是如此。
曾经文博的内心曾悄然滋生出一个极其可怕的念头。
当他想到秋婵即将临盆,竟暗自思忖,若秋婵在生孩子时挺不过这一关,自己便能“去母留子”。
在他那被私欲蒙蔽的思维里,孩子的存在仿佛比秋婵的生命更加重要。
那时的他,沉浸在自己的算计中,丝毫未觉这想法是何等的残忍与自私。
如今,躺在病床上昏迷不醒的变成了文博。而此刻,他的妈妈杨母站在病房里,目光游移不定,一个同样令人胆寒的念头在她心底破土而出。
为了守住那个不可告人的秘密,她的思绪竟陷入了黑暗的深渊,甚至开始考虑,若文博不在了,是不是就能一了百了,让秘密永远深埋。
这对母子,在不同的情境下,却产生了如出一辙的冷酷想法。
一个为了所谓的“延续血脉”,罔顾妻子的生死;另一个为了保住秘密,不惜牺牲自己的儿子。
这般相似的念头,像是命运无情的嘲讽,将人性中的自私与丑恶赤裸裸地揭露在这冰冷的病房之中,让人不禁脊背发凉,对亲情与人性的复杂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