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原来孔圣人如此威风凛凛!!

天幕继续说道。

【在古老的经典中,孔子曾言: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这句话原意乃是说,若一个人在清晨得以领悟大道,即便傍晚生命告终,他亦无遗憾!】

【可若将这句话的解释翻转,变为一种粗犷的解读,便可以是:若你早知仇人之所在,便可在夜晚一举除之!】

【这种解读,虽不合传统,但也颇具一番火气!】

听闻此言,帝王们无不为之一震!

孔子所言的“道”,竟然可以被解读成这样一番暴戾之语?!

大宋!

赵匡胤,坐在宫殿中,凝视着天幕上那一字一句的诠释,不由得喃喃自语:

“这‘论语’与‘抡语’,似乎也并非全然无道理!”

赵匡胤对于原文的解读心生疑惑,但他也承认,这种解读虽然偏激,却并不无理。

寻求真理,若是在清晨有所顿悟,哪怕当天就命丧黄泉,也确实值得;

然而若是讲到仇恨,那自然要知道仇人的藏身之地。

知晓了这一点,又怎会再等上一年半载,岂不应当当晚便去报仇?

大明!

朱元璋也坐在自己的龙椅上,面色凝重,猛然一拍椅背,大声道:

“自从我登上帝位后,便听了无数圣贤之言,可从未有过这样的解读!”

“何时太子太傅竟教我们如此解读?!”

朱元璋向来务实,未曾像其他帝王般志存高远。

对于他而言,天地间的道理并非求而得之后便能安享晚年;

反而,若是知道仇敌位置,便会义无反顾地亲自出击,取而代之。

正因如此,他更倾向于天幕中的“抡语”解释。

朱元璋的直率让人感到他没有从圣贤的智慧中得到多大的启迪,而是更多地受限于实用主义的思考!

“来人!速速传召李善长!!”

命令一出,宫殿的气氛顿时变得严肃,令人感受到一股浓烈的肃杀气息!

不久,白发苍苍、步履稳健的李善长被带到大殿中。

作为太子太傅,李善长即便年事已高,依旧能迅速接到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