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汉王,朱高煦凭借着自己多年的血战与征伐,拼尽全力打下了广袤的疆土。
这些土地象征着他多年来的艰辛与血脉相连的荣耀,理应为他争取到更多的权势与声望。
尽管如此,朱高煦清楚地知道,权力之争并非单纯依靠疆土就能解决。
尤其是在朝堂上,许多权力的较量往往更为复杂,背后藏匿着无数的暗流与陷阱。
然而,朱棣心知肚明,他那看似温文尔雅、外表安静的大孙子朱瞻基,实际上一颗野心勃勃的心脏,绝非表面上那么无害。
朱瞻基虽继承了父亲朱高炽的风度,但却有着极为强烈的权力欲望。
朱瞻基在权力斗争的旋涡中浑然不觉,但朱棣早已深知,一旦朱瞻基坐上皇位,他的父亲朱高炽的健康状况定会成为国内治理的巨大制约!
毕竟朱高炽的身体状况早已无法支撑起大明这个庞大的帝国。
如果朱瞻基继位,不仅大明的朝局将面临极大的动荡,更会因为各方势力的角逐,最终导致国家内部的割据与混乱!
而这种局面,恰恰是朱棣所最为忌惮的。
他深知,如果大明的子孙们彼此之间为权力互相残杀,那将是王朝灭亡的先兆。
历史上,许多王朝的衰败,往往源于这种家族之间的内斗。而作为当时的帝王,朱棣自然不愿看到这个局面上演在自己眼前。
于是,朱棣开始思索一个“远离朝堂”的解决方案,那就是海外的土地。
朱棣知道,面对大明皇朝内部的复杂斗争,他无法轻易挑起一场内战!
但他也明白,若能将权力转移到海外,让大明在外拥有一块稳定的领土,或许可以有效缓解国内的矛盾,避免过多的争斗与纷争!
朱棣想到这里,简直是双赢!
不禁露出了笑容。
而且看天幕上的大清。
大多数海外岛屿的土着力量并不强大,防守极其薄弱,远未能够与大明的军队相抗衡。
对于这片“肥沃的土地”,朱棣早已盯上了。若能借此机会,将朱高煦派往海外征战,不仅能够使其远离国内的权力斗争!
还能减少他与朱瞻基之间的直接对抗,还能通过征服这些岛屿,为大明扩展疆土,增添更多的荣耀!
“朕给你三万两千精兵,海外的疆土,多少就看你的能耐了!!”
朱棣声音低沉、冷峻,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话语虽平静,但字字铿锵,显露出他那不可动摇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