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的变化,便是夏侯惠先前为了避父讳、以序年齿将他称呼为“陈兄”,现今改成了以官职称呼“陈司马”而已。
为此,傅嘏还私下劝说过夏侯惠。
隐隐将自己代入腹心角色的傅嘏在入职后,便时常呆在大帐内,代夏侯惠处理军务之余也没少给予建议。
提得最多的,当属劝说夏侯惠多与陈骞亲近了。
“陈司马之才,百倍于我。且兼交游广阔,若将军能将之引为腹心,不管日后军出征伐亦或招揽贤才,皆可裨益当时也。”
傅嘏是这么说的,不吝贬低自己。
但夏侯惠并没有采纳,而是屏退了杂人,私下给予他解释道,“我甫被授予镇护职、统兵实权,不乏朝野瞩目者,今当求尽忠职守、不可汲汲结私也。陈司马当世大才我知也、彼任事勤勉我亦知也,如此,君子之交淡如水,足矣!不必厚私而授人以柄。况兰石之才,犹不可裨时邪!”
亦让傅嘏恍然,不复再提。
因为他知道夏侯惠是打算如何拉拢陈骞了。
类似陈骞这种父辈在朝中炙手可热的大臣子,都深谙保身保家之道,在朝中稳稳妥妥、屹立不倒才是他们首要考虑的问题。
如此,自不会轻易以身许人的,毕竟以他们现今的家世与地位而言,已然过了谋求“奇货可居”的阶
段了。
若是夏侯惠对他们做出推心置腹之态,反而适得其反。
因为以夏侯惠现今的地位与权势,只能让他们保持着亲善,还不足以让他们甘愿下注的地步。
所以,夏侯惠想拉拢诸类之人,能做的只有两点。
一是识时务。
在实力低微的时候,就莫要来汲汲营营的讨人嫌、令人难做;待自身实力足够了,双方再来探讨相处之道也不迟。
另一,则是彰显人格魅力。
准确的来说,是显示出个人的未来潜力。
备受天子曹叡器异只是基础,个人才能与品行才是最重要的。
前者奠定,后者决定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