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琴默死了,死的莫名其妙,伺候的宫女发现的时候,曹琴默的身子已经硬了。虽说只是一个小小的贵人,但毕竟是公主的生母,可皇帝却没有任何的一个说法。只是当天下午将华妃叫到勤政殿,怒斥她没有照顾好公主,至于曹贵人的死,只说了一句无福罢了。
皇帝顺势夺了华妃协理六宫的权利,让她回清凉殿好好的闭门思过,而温宜公主则抱到了敬嫔的膝下,说她前段时间处理端妃的葬仪有功。
这件事情表面上没有议论,但私底下所有人都觉得不对劲,而甄嬛那么聪明,怎么可能不明白里面的弯弯绕绕?她虚弱的倚在靠背上,“原来我小产背后都是华妃在搞鬼!”
“皇上为什么不狠狠的处罚华妃?只是夺了她管理六宫的权利,让她闭门思过呢?”浣碧想起这件事情来,就忍不住的后怕,也为自家小主抱不平。
甄嬛闭上眼睛说出了她不愿意承认的事实,“说白了就是我在皇上的心里,地位没有华妃那么重罢了。”这个时候的甄嬛并没有经历过杏花微雨,也没有温泉沐浴,皇帝虽然给到了她独一份的宠爱,但她在跟华妃的争锋中始终处于委屈的地位,也让甄嬛意识到华妃在皇帝心里的地位是多么的重。
“不仅如此,你再瞧瞧,宫里死的人多不多?不多就说明皇上没有证据,证明这件事情就是华妃干的,杀了一个曹贵人,也只不过是为了杀鸡儆猴。”甄嬛这次还真猜错了,不是没有证据,而是皇帝和太后同时查到,这件事情是曹贵人在背后出的主意,确实以华妃的脑子,压根儿想不到这么周全且能隐忍的主意。
“浣碧,把药拿来,我要好好的养好身子,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不杀了华妃,我如何为我自己的孩儿报仇?”甄嬛说这句话的时候就是咬牙切齿,巴不得将华妃撕烂了
但杀了曹贵人这一个很明显的信号,就让后宫很多人认为这件事情是华妃干的,沈眉庄那里知道之后,更是心中怨恨无比,她做不到像甄嬛那样的冷静,而且华妃屡次刁难自己,自己都忍下来了,为什么还不放过自己的孩子?
“皇上为什么不杀了那个贱妇,以泄心头之恨!”沈眉庄说的恨意十足,但泪水已经流了下来,采星采月看见之后,连忙拿来手帕擦泪,虽然是流了产,但也是要坐小月子,不好养好身子,以后肯定会留下病症。“小主莫哭,咱们来日方长啊!”
等知道自己的孩子是被谁害死之后,沈眉庄和甄嬛虽然恨华妃,但现在她们也马上的激起斗志,其实甄嬛现在对皇帝的感情没有这么深,皇帝没有处置华妃,反而会让甄嬛更想将华妃斗到。
整件事下来,这件事情唯一的赢家当然只有宜修,六宫权利重新回到了自己的手里后,就打算重新编织自己的情报网,怎么着也得避开太后,毕竟有的时候自己都要保持洁白的人设。
“剪秋,派人好好看好马佳氏这一胎,现在皇帝的子嗣折了俩只,剩下她这么一个独苗了,她也是个聪明人,不恃宠而骄,本宫很放心。还有马上就要到温宜公主的生日了,相信有些嫔妃忍不住了,毕竟有些人扒着皇上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趁着她们做小月子,或者是闭门思过的这个功夫,还是好好的让后宫嫔妃加把劲。”
宜修算计着离温宜公主的生日还有半个月,就算甄嬛的身体恢复好了,到那个时候还有更鲜艳的花朵,等着皇帝去采摘。
果然,有些消息从桃花坞传出去之后,不少嫔妃都跃跃欲试,就像丽嫔、富察贵人、徐雅,当然这里面还有齐妃。
这一世温宜公主的生辰并没有大办,也没有请太多的宗室皇亲,只是皇帝带着众妃嫔给自己的女儿庆生罢了,公主现在还小,虽然已经认人了,但敬嫔脾气好,性子也柔和,半个月的时间已经可以让温宜熟悉她。
敬嫔也是一个聪明人,自从将公主接到自己宫中抱养之后,她就顺势将自己手上为数不多的宫权给放了出去,毕竟在这深宫中,孩子要远远比权力重要的多。
就算是一个小小的生日宴,已经让敬嫔很满足了,也许是皇上心里怨恨曹琴默的缘由,所以皇帝在生辰宴开始的时候,就下旨把温宜公主记在敬嫔,连玉牒也改了过来。敬槟高高兴兴的接下旨意,这是意外之喜。
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温宜就真的是自己的女儿,谁都抢不走。因为欣喜,所以有人在自己女儿的生辰宴上,又是弹琴又是唱歌想吸引皇上的注意,她也觉得没什么大不了。
宜修就在上首,坐着瞧着甄嬛的脸色并不是很好,从一开始因为身体虚弱而脸色苍白,到现在强硬的在这里支持住的面色惨白,她就知道对方的心里并不好受,这又跟自己有什么关系呢?撇开眼睛,她盯着在下面弹琴的徐雅,这段时间琴艺进步了不少。
原身的那位好姐姐纯元,那可是出了名的,除了活着什么都不会的才女,所以在弹琴这方面也是有一定的造诣。徐雅弹琴弹的比较一般,但是像一些温柔安静的小调,弹的还不错,宜修让琴师给她进行了专门的指导,在她熟悉的领域中加了一点纯元的感觉,顿时让皇帝来了兴趣。
看着旁边皇帝的两眼一下就瞪直了,宜修就/知道皇帝上钩了,果然,皇帝夸奖了几句,还让苏培盛给她了些赏赐。而富察贵人还处于迷惑的过程中,这是怎么回事?自己明明谈的比徐常在还要好,为什么皇上没有给自己赏赐?
虽然不知道缘由,但富察贵人心里也叹了一口气,得看来皇上最近的恩宠是要被徐氏给截住了。她在心里也暗暗的想着,在技艺上,徐氏比不过自己,但却得了皇帝的青睐,是不是还有皇后的原因?自己要不要也像徐氏那样乖巧讨得皇后的欢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