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教子

此时,屋内的烛火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摇曳着,光影交错之间,李世民伸出那只宽厚而温暖的手掌,轻轻地抚摸着李治的头发,语重心长地继续叮嘱道:“诫盈啊,为人处世需懂得知足常乐的道理。正所谓‘知足不辱’,切勿贪得无厌、过度自信。只有时刻保持谦逊谨慎的态度,方能不断自省,避免因骄傲自满而犯下大错。吾儿切记!”

李治望着病榻之上那形容憔悴、气息奄奄的父皇,眼泪像决堤的洪水一般奔涌而下,他泣不成声地说道:“父皇啊!您说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儿臣都会深深地铭刻在心头,永生永世都不敢忘却!”

而此时,武照则静静地伫立在一旁,她那双美丽的眼眸早已被泪水浸湿,但她强忍着不让泪珠滚落下来。她深知此刻自己不能失态,必须保持镇定和坚强。然而,内心深处的悲痛还是如潮水般一波又一波地冲击着她的心房。

李世民艰难地抬起手,用他那枯瘦如柴的手指轻轻地触碰着面前的桌案,仿佛想要借此支撑起自己愈发虚弱的身体。他用尽最后一丝力气,缓缓地开口道:“崇俭……节俭治国乃是根本之道,切不可肆意挥霍、奢靡无度,更不能抢夺百姓之利益啊!”说完这句话后,李世民像是耗尽了全身的精力,无力地靠在了床背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李治双手紧紧地握住李世民那略显枯瘦、却依旧温暖有力的大手,眼眶微微泛红,语气坚定而诚恳:“父皇,您放心吧!您说过的每一句话,儿臣都会铭记于心,并以实际行动去践行。”

此时,夜幕如墨,仿佛一块巨大的黑色绸缎笼罩着整个皇宫。周围的灯火在这浓重的夜色中显得有些黯淡无光。李世民的脸色在昏黄的灯光下更显苍白,他的气息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变得微弱起来。然而,尽管如此,他仍然强撑着精神,用最后的力气对李治叮嘱道:“治儿啊,务农乃是重中之重,农业乃国家之根本所在,切不可有丝毫的轻视和疏忽啊……”说到这里,李世民顿了一顿,似乎想要喘口气,但紧接着又继续说道:“只有让百姓们都能吃饱饭,国家才能真正稳定繁荣……”

李治双眼满含泪水,视线早已被朦胧的泪雾所遮蔽,他哽咽着说道:“父皇,您尽管放心吧!儿臣定会将农业视为重中之重,全力以赴让百姓们安居乐业、衣食无忧。”

摇曳不定的烛火在房间内闪烁跳跃着,映照出李世民那憔悴而又坚毅的面容。此时,他那原本明亮有神的双眸正逐渐地合拢起来,仿佛用尽了最后一丝力气般缓缓闭上。然而,就在这即将陷入黑暗的前夕,他仍然用虚弱却坚定的语气叮嘱道:“阅武之事,切不可掉以轻心啊!要强兵,但绝不能黩武。军事力量乃是国家安稳之基石,必须要予以足够的重视和发展,方可保我大唐江山永固。”

听到父亲这番语重心长的遗言,李治的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喉咙里发出一阵低沉的呜咽声。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勉强平复住自己激动的情绪,带着哭腔回应道:“父皇,请您安心去吧!您对儿臣的谆谆教诲,儿臣定当刻骨铭心、永生难忘。哪怕前路崎岖坎坷,儿臣也定会谨遵父命,不负您的期望与重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终于,李世民那原本洪亮有力的声音此刻却仿佛被风悄然吹散一般,几近微不可闻:“崇文啊……文化教育乃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所在……万万不可轻视之……”

李治早已哭得满脸泪痕纵横交错,他泣不成声地回应道:“父皇!您说的每一句话,儿臣都铭记于心,定会身体力行、全力以赴!绝不敢有丝毫懈怠!”

此时,李世民那只曾经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大手正缓缓地垂下,如同一片凋零的秋叶般无力而又缓慢。他的呼吸也逐渐变得越来越微弱,就像是风中残烛,随时可能熄灭。

李治心急如焚,双手死死地握紧父亲的手,生怕一松开便再也抓不住这最后的温暖与依靠。泪水如决堤的洪水般汹涌而下,浸湿了衣襟。

“父皇,您放心歇息吧!儿臣一定会谨遵您的教诲,认真去做好每一件事。儿臣定要努力成长,成为支撑起我大唐盛世的顶梁柱!不负您对儿臣的期望!”李治哽咽着许下誓言,字字句句皆发自肺腑,饱含深情。

武照静静地伫立在一侧,那娇柔的身躯微微颤抖着,美眸之中噙满了晶莹的泪花。此刻,她的心绪犹如乱麻一般纠结,因为眼前这位躺在病榻之上、气若游丝的老人——老皇帝陛下,恐怕已是大限将至了。一想到这里,武照不禁感到一阵无助与惶恐,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该何去何从?

摇曳的烛火渐渐黯淡下来,最终完全熄灭,整个房间瞬间被黑暗所吞噬,仿佛象征着生命之光的悄然消逝。此时,四周一片死寂,唯有李治紧紧握着手中的《帝范》,感受着那份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

在随后的日子里,李治每天都会不辞辛劳地前来探望病重的李世民。无论白天事务多么繁忙,他总会抽出时间来到父亲的寝宫,一直陪伴到夜深人静时分才离去。每当见到面色苍白、形容憔悴的父皇时,李治的心中便会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楚,但同时又充满了对父皇深深的感激之情。

而李世民则趁着这为数不多的父子相处时光,不厌其烦地向儿子传授着治国理政的经验与智慧。他用虚弱但坚定的声音讲述着历代帝王的得失成败,剖析着当下国家面临的种种问题以及应对之策。李治则如饥似渴地聆听着父亲的教诲,将每一句金玉良言都牢牢铭记于心,并暗暗发誓一定要成为一个称职的君主,不辜负父皇的殷切期望。

李世民面色苍白地坐在龙椅之上,身体微微前倾,用手捂着嘴,轻轻地咳嗽了几声。那咳嗽声虽然不大,但却显得十分虚弱,仿佛风中之烛一般,随时都有可能熄灭。他缓缓抬起头来,目光凝视着站在下方的李治,眼中流露出一丝慈爱和担忧之色。

“治儿啊……”李世民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就像是从喉咙深处挤出来的一样,听起来有些吃力,“为父知道你心中有所忧虑,但你一定要记住,治国之道,犹如治身之法,切不可操之过急,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才行啊!”

李治听到父亲这番话,眼眶顿时湿润了起来。他连忙走上前去,跪在李世民的面前,双手紧紧握住父亲的手,声音也因为激动而变得颤抖不已:“父皇,您的每一句话都是儿臣心灵的良药,儿臣一定会铭记在心,慢慢地去领悟、去学习,绝不辜负您对儿臣的殷切期望!”说完,李治已是泪流满面,那泪水顺着脸颊滑落,滴落在地上,溅起一朵朵小小的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