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总长走了。
从空中看下去,可以看到改道的黄河两岸,炮声隆隆,双方炮兵正在进行殊死较量。
真的是殊死较量。
你炸死我,我炸死你,死了爬起来接着炸,直到把大炮炸烂了,不能用了才算拉倒。
接着下一个又顶上。
除了对轰的两军炮兵以外,还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军队,正从四面八方向这个方向汇集。
人过一万,铺天盖地,人过十万,彻地连天。
何总长冒险命令飞机在日军上空转了一圈,他也估算不出到底有多少地面部队正在向这个方向聚集,放眼望去,到处都有鬼子部队正在向这个方向赶过来。
相比起来,保国军的兵力就太少了,双方兵力对比,最少有十倍之差。
何总长用电报向明亮通报了这个消息。
收到的回电却是:总长,请以大局为重。我有渠道得到这些情报,请速速选择安全航线离开战场。
一句感谢的话没有,甚至还在指责他。
何总长拿着这封电报,心里暖暖的吩咐飞行员调转航向,离开战场上空。
他要抓紧时间赶回重庆,推动国军部队积极参与这一场大战。
还有明亮叮嘱的购买飞机生产线和生产授权的事情。
其实早在开战前,陈诚和蒋夫人发起飞机拜寿活动的时候,国民政府就建立起了几个飞机制造厂。
杭州飞机制造厂能够组装霍克2、霍克3型战斗机。杭州飞机制造厂 第一飞机制造厂(韶关飞机制造厂)算是比较成功的。
第一飞机制造厂对伊15bis进行了改造,以美国莱特旋风九缸发动机替换了苏联什维佐夫9缸发动机,并将改造后的飞机命名为‘忠28乙式驱逐机’。忠28乙驱逐机 有趣的是,苏联什维佐夫发动机,实际上就是美国莱特授权苏联生产的旋风发动机。
其实这几家飞机制造厂,只是从国外购买零部件来进行组装,算不上真正意义的飞机制造厂,而且产量也极其有限。
以第一飞机制造厂为例,根据资料统计,忠28乙式驱逐机完成设计开始‘大量’生产,1941年生产1架。1942年生产12架,1943年生产13架,1944年生产6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