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堂上的布饰,镇令似乎也有八品官职。
他忽地心中一动。
逃离京都也有两三天的功夫了,不知道官发邸报如何评说他这个逃走的太康王。
正好镇令的公案就在前方,索性看一看。
陈淮步向前方,一眼看到一张印着暗红火漆的公文。
看那褶皱程度,还挺新。
拿过翻阅一通,上面的信息有些嘈杂。
是从青州府发来,通往所辖地。
哪个地方又闹匪患、哪个重量级的犯人需要押送入京,将途经淇河镇。
翻到最后,终于有几个显眼的字戳进他的视线。
字不多,寥寥十几个。
陈淮却浑身一僵,头脑发冷。
感觉丢掉了什么重要的东西,身后空空落落。
“改原太康国为太康州,御史耿辉出任州牧。”
这几个字,仿佛一种宣判。
宣判他的身份成为过往。
陈淮僵在原地许久,久到徐筠都察觉到了异样。
她将螓首探过去,很快便看到了那十几个字。
“……”
女侠客也沉默了。
神色纠结的望了望怔在原地的青年。
半晌后,忍不住开口道:
“其实这对你的子民来说,未尝不是一种好的结局。”
“乾朝这么急着设立州牧,也算一种变相的看重。”
“也许,原先的朝臣和百姓,都会得到优待。”
说着,连她自己都觉得话语刺耳。
悻悻的闭上了嘴。
陈淮长叹一气,放下邸报坐会原位。
“我知道,也早就有此打算。”
“不过是事情突然发生,有些恍惚罢了。”
解释两句,他便沉默下来。
徐筠抿了抿玉唇,也不说话的静坐着。
直到瘦削镇令从外回来,将秀才的文牒和身份证明交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