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切!”
千里之外,小木屋里的腾山狠狠打了个喷嚏,并裹紧了自己的大被子。
“什么人再想念我啊,还是我这把骨头真是老了生锈了不成,真是……啊哈哈谢谢医仙姑娘。”
腾山晕乎乎、叽叽喳喳着,眼见病人感到不适,小医仙便迅速稳健又温和地递上了汤药。
“真是麻烦姑娘救助了,实在惭愧,惭愧!”
“您可别念叨了,再修养一下吧,跟您一起来的几位战士近日情况也是反反覆覆的,想来要么是我这药剂开得不对,要么啊是对这里的环境有些不适应,可不是老了什么的,再说您也不是白住啊,这么多钱财物品,够我们村里老人家好好生活好一阵子了。”
“这是应该的,应该的!”
“医仙姐姐,医仙姐姐!我们来看你了。”
腾山刚刚想推辞一下,门外便传来了一阵阵饱满欢悦的声音,坚实的脚步声传来,更有许许多多的童音混在在成人响亮的嗓门里,就像倾斜而下的玉珠一些清脆又悦耳。
“哎呦,老李头,你家妞妞儿又救了什么客人啦?”
“是啊,咱们医仙姑娘人美心善,只要出手那还不是药到病除。”
“爷爷奶奶!还有你们两个?阿弟小妹?快进来吧。”
济慈村的村民摩肩接踵,他们带着厚厚的乡土礼物,手拿肩挑手提,喜滋滋地来到小医仙的木屋跟前。这是他们每旬拜访医仙的日子,自打两年前李家老夫妻收养了这位小姑娘后,村子里的人就再也没有被病痛困扰过,恩情在先,加上情分本就是处出来的,大家伙作为一处生活许久的乡邻,再没有什么不和睦的了。
“好个温厚的乡村,如此这般,令人怀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