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潍滨阻击

张元和清楚地看到,一名潍滨县的长枪兵刺出一枪,枪尖直指敌军一名队长的咽喉,但那队长反应极快,侧身躲过,手中长刀顺势一挥,将枪杆劈得向一旁歪斜,另一名敌军士兵则趁机用盾牌猛撞枪杆,将长枪撞开。

战场上,双方士兵捉对厮杀,长刀与盾牌、长枪与长刀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惨烈的画面。

长刀往往被盾牌格挡,发出刺耳的摩擦声,或是被身上的护甲弹开,留下一道浅浅的白印。

长枪试图穿过盾牌的缝隙刺入敌阵,却往往被敌军的长刀劈砍,或是被几杆敌军长枪架住,无法寸进。

双方士兵都清楚,在这种阵地战中,个人的勇武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整体的配合。只有紧密配合,才能在战场上生存下来,并最终战胜敌人。

随着越来越多的敌军士兵跳下船只,踏上河岸,疯狂地涌向潍滨县的防御阵地,原本整齐的盾墙开始承受巨大的压力,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松动。

张元和注意到,一些敌军士兵已经突破了第一道防线,与潍滨县的士兵们混战在一起,场面愈发混乱。

就在这时,指挥官高亢的号令声再次响起,在嘈杂的战场上显得格外清晰:“第一队,撤!第二队,掩护!弓箭手,压制!”

早已得到指令的潍滨县士兵们立刻行动起来。第一队的盾牌手和长枪兵迅速脱离战斗,他们并没有慌乱,而是按照事先演练的阵型,交替掩护着,有条不紊地向后撤退。

第二队的士兵们则顶了上去,他们用盾牌和长枪组成新的防线,暂时阻挡住敌军的攻势,为第一队的撤退争取时间。弓箭手们则不断地向敌军密集处射击,箭雨呼啸着飞过天空,压制着敌军的冲锋速度。

小主,

张元和看到,第一队士兵撤退的方向,是位于河岸后方的一处狭窄隘口。隘口两侧是陡峭的山壁,中间是一条仅能容纳数人并行的通道。隘口前,早已堆放了大量的沙袋和拒马,形成了一道坚固的防御工事。

第一队士兵迅速进入隘口,在隘口内重新组成防御阵型。盾牌手们将盾牌紧密地排列在一起,堵住了隘口的入口,长枪兵则将长枪从盾牌的缝隙中刺出,弓箭手们则在隘口后方的制高点上,继续向敌军射击。

敌军士兵很快追了上来,他们试图冲过隘口,但隘口狭窄的地形限制了他们的兵力优势,潍滨县士兵们则依托隘口的防御工事,顽强抵抗。敌军的攻击一次次被击退,尸体堆积在隘口前,鲜血染红了沙袋和拒马。

张元和注意到,隘口的设计非常巧妙。隘口内的地面并非平坦,而是略微向上倾斜,这样一来,即使敌军士兵冲到隘口前,也需要仰攻,处于不利的地位。

张元和深知,仅凭一千人想要完全抵挡住敌人的进攻,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梁明早就做好了准备,利用潍水河的地形优势,精心布置了三道防线。而敌军现在进攻的,正是防御最为坚固的一处。

梁明最终选定了六个地势险要之处,作为阻击敌军的重点。这六处隘口,都经过了精心的加固。

而现在敌军进攻的这处隘口,更是所有防御工事中最为完善的一处。这就是对方轻敌,不派遣斥候提前探查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