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下,一众近臣恭敬地站立,目光不约而同地聚焦于李夜身上。
李夜见状,毫不犹豫地行了一礼,随后直截了当地问道:“微臣斗胆,敢问陛下召微臣入宫,所为何事?”
李世民的目光如同利剑,穿透了面前的空气,直射向那个曾给他带来诸多困扰的身影。
他语气中带着几分责备,却也难掩其下的威严:“还不是你闹的!
你那锦衣卫,此番几乎将大唐的官员翻了个底朝天,如今各地主官之位空缺无数,
更不用说那些县令之类的芝麻小官了。整个大唐,此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动荡。”
李夜闻言,毫不迟疑地直面李世民,问道:“陛下,臣斗胆请问,这些贪墨之官,是否罪该当诛?
而那些抄家所得银两,充盈国库,可解一时之需否?”
李世民听着李夜这番直白无讳的话语,嘴角勾起一抹淡笑,道:
“他们确是罪有应得,所缴之财亦颇为可观。
朕非但不怪你,还要为锦衣卫记下这一功。
只是,眼下的难题在于,官员空缺严重。
近来早朝上,朕与那些世家争执不休,力图阻止他们将势力渗透进这些城池。
只是,朕已感心力交瘁,几近极限!”
李夜闻听那些世家再度蠢蠢欲动,不禁眉头紧锁,向李世民谏言道:
“陛下,何不允臣出手,将这些世家纷扰一并平息?”
杜如晦闻言,略显惊讶于李夜的激进之态,连忙摆手:
“不可,不可,眼下正值筹备征伐匈奴的关键时刻,
距大军开拔不过一月之期,对待世家,还需以稳重为上策。”
李夜听后,缓缓颔首,沉思片刻,转而问道:“昔日太子殿下提及科举之事,如今筹备得如何了?”
长孙无忌闻言,微微一叹:“此事繁琐,非朝夕之功可成,尚有诸多细节待完善。”
李夜挑眉轻问:“何须大费周章?隋朝之时,科举之制已初具雏形,场地设施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