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此岔路,四下留意追踪记号时,却见那弟子被绑在树上“嗡嗡嗡”地喊,马就在林边吃着草。
漕帮一弟子赶紧下马来将他解下,曾顺怒斥道:“怎么回事,人呢?”
那弟子慌忙趴地上回:“她们发现我跟着她们,以为我是要劫道的。
“假意问我这码头能不能渡马车时,趁我不备,用银针封了我的穴位,把我绑了。我眼见着,她们过江去了。”
众人听说,立马赶到渡口,见船家都在对岸,忙招手呼喊过来。
船家见对面有客人,于是又将船撑到对岸。
曾顺、吴长流等人着急问道:“刚刚有两个女孩过江去了?”
船家倒认得玄真与曾顺,都笑回:“才过去呢。”
曾顺等人又问:“可知去了哪?”
船家又笑道:“聊了那么一嘴,说是去洛阳探亲,上了岸就走了。”
众人一听,再三确认,船家都道:“听得真真切切——洛阳。”
玄真命众人先过江。于是分批过江去追。追了半天,人影没见着一个,只得就地合计起来。
季炎因说:“不如先组一队人马直取洛阳要道去,这样才有机会拦在她们前面。
“我再修书回去,让人在洛阳城里留意,即便她们先进了城也逃不了的。
“另外,依我之见,不论是谁,见着人便先扣下吧,不能再让她们溜了。”
众人都觉妥当,玄真也是这个意思,于是便命组队出发。
又见天色将晚,季炎便带众人到驿站落脚。
吃过晚饭,又组一队人出去寻踪觅迹。
去了一夜一天,却不见一人回报,急得玄真等人焦头烂额。于是玄真等人便又从头商议起对策来。
听曾顺说道:“不如咱们先去梅山吧,这是咱们最初的目的。
“虽说对付两个女孩更容易些,但眼下人又找不到了,就先找着吧,两面做准备。
“先回火山口带领众人去梅山把前话问个清楚。”众人皆是此意。
季炎又道:“如今最让我不解的是,这两个女孩和须弥山是什么关系,为什么手上也会有《须弥山经》?
“盟主,那天与她一起的那几人,只怕也要派人打探打探才好,不知什么来路。”
曾顺道:“也甭管那么多了,如今哪儿打探去,又是一顿大工夫。还是先去梅山,反正早晚会抓到人。
“咱们另派弟子回各自地界去传令,命人留意也就是了。至少经书现世,是大喜之事,早晚必得,不过是费点工夫而已。”
玄真道:“也只能这样了,不知方丈与长老怎么看。”两人皆表赞同。
商议妥当,各人派各人弟子回本部地界传令不在话下。
次日大早,玄真等人仍旧还不见有弟子回报,便也都准备回头去梅山,只留一人在驿站等候信息。
谁料,才出了驿站,正要离开时,突见好几匹马走了回来。
众人一经查看,正是派出去寻踪觅迹的弟子的马匹,每匹马身上都挂着一竹筒。
几个弟子忙取来一看,里头皆装着一封信,展开看时,大惊失色,凑近一对,每封信皆是同样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