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

“空间遍历理论又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很早就有人提出来,这几年米国各所大学一直都有人在研究。徐生洲只不过是拾人牙慧,在前人的基础上稍微前进了一点点,就被国人吹得天花乱坠。国内什么时候才能有点从0到1、真正引领世界的原创性科研成果?”

这股贬低空间遍历理论的妖风,大约从一个月前开始刮起,到现在愈演愈烈。甚至有人贴出卢勇在arXiv网站的论文截图,以此证明空间遍历理论并非徐生洲原创,甚至攻击徐生洲本人的学术水平,认为他存在学术不端。

业内人士仔细比较两篇论文,不难看出卢勇那篇是原始的阿米巴原虫,徐生洲这篇则是憨态可掬的国宝大熊猫,论深度、论广度、论完成度,两者都完全不具有可比性。要说卢勇的贡献,顶多就是抢在徐生洲之前提出了“解析递归理论”这个似是而非的名字。

关键这个名字也是卢勇借鉴徐生洲的!

然而绝大多数网友并不具备专业知识,只看到论文标题类似、前面有些公式类似,再看看论文发表时间先后,便真的以为徐生洲是抄袭或者借鉴。

这就让任红山非常郁闷。

他忍不住评论道:“对对对,外国的月亮更圆。还有呢,灯塔霸气小护照,德三良心下水道,全民医疗索马里,毛子白送房一套,阿三恒河有疗效,小日子夏令营呱呱叫……慢走不送!”

在任红山舌战群儒的时候,不觉时光飞逝,很快到了演讲收尾的时间。

徐生洲打开最后一页PPT,上面只写着“QED”(证毕,或者说是表示代表证明完毕的结束符)。他如释重负,放下手里的激光笔,笑着说道:“前人曾写有一首词《西江月·证明》,曰:‘即得易见平凡,仿照上例显然。留作习题答案略,读者自证不难。反之亦然同理,推论自然成立。略去过程QED,由上可知证毕。’至此,我关于空间遍历理论和冰雹猜想的证明全部讲完,也可以说一句‘QED’。感谢大家的这几天的倾听。谢谢!”

台下顿时掌声如潮。

单反相机的快门声伴着闪光灯响成一片。

张安平手持话筒走上台来:“感谢各位朋友的大驾光临和认真聆听。现在,《Acta. Math.》杂志主编托比亚斯先生正在征询各位特约评审员的意见,最终的评审结果还需要一段时间才会公布。各位记者朋友可以趁这个机会,向我们徐生洲老师提几个问题。想提问的举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

“这里、这里!”

张安平随手一指:“这位记者朋友,你来提问。”